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后现代向度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反性骚扰法律制度的建构为中心,以后现代法学为主线展开论述,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为什么是后现代;(二)现代之后;(三)国外反性骚扰的立法实践;(四)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的建构。导言说明了性骚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指出在理性的权利思维模式下,人们容易把性骚扰简单的归结与立法和侵权问题,而忽略性骚扰表象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微观权力运作;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易陷于情绪化的道德义愤而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部分对现代性法学理论进行了评价,针对权力、权利、正义这三个主要的现代法学理论的代表性命题和学说,指出其在应对性骚扰问题上暴露的困窘,一一剖析其在理论上表现出的不足,使得后现代的出场顺理成章。第二部分论述了后现代法学视野下的权力、权利与正义,提出权力具有弥散性、权利应当类型化、正义必须微观化。第三部分笔者介绍了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包括定义、分类、可适用的法律等等,从中吸收其合理内核作为本国立法的参照,同时笔者也清醒的指出,国外完备的立法模式只能作为长期理想去实现,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更应当是迫切的司法实践;第四部分针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性,从“历史—语言”的分析出发,在借鉴国外成熟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以后现代法学为统引,提出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具体说来,首先,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的针对“性”的特殊态度,指出权力(资本)通过话语(利益)重塑女性的身体,利用情色逐利的现实;其次,笔者提出在当今社会反性骚扰所面临的法律难题,包括法律适用的主体、认定标准、举证责任、立法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期望找寻中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建构最切实可行的路径;最后,笔者以类型化的权利制约弥散性的权利,实现微观化的正义为指引,立足现有的法律资源,以人身权客体理论为切入点,明确了性骚扰的法律本质,为性骚扰侵权的体系化做出了具体设计。结语部分,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人道主义情怀,指出仓促立法而理念错位的危害,认为在性骚扰问题上,应真正体现出对女性作为“主体”的认同。同时,对后现代法学为建立法治社会提供可借鉴意义提出了期待。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全面和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关精神,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
人役权制度就其最早的权利内容――居住权和奴畜使用权而言,据学者考证,渊源甚古;其后经查士丁尼理论整合之需,与用益权、使用权一同归并于人役权制度之下。役权之“役”,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推动了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天生脆弱的金融体系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因素。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正在考验着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随着时代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新课改后,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方式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对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
期刊
三农问题是关于农民的权利问题、农村的发展问题、农业的现代化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全民的小康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家庭承包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总钥匙。正是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今天,家庭承包制的活力已释放殆尽,它已经逐渐变成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桎梏,只有对其进行整体创新,盘根错节的三农难题才有解决的希望。家庭承包制实施初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被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独特性、人文性、创新性、规范性、时代性等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有导向、约束
毒品犯罪证据是指产生于毒品犯罪过程中并用于证明毒品犯罪事实的一切材料。鉴于毒品犯罪的隐秘性、组织对抗性强等特点,毒品犯罪证据也具有相应的单一性、即时性等独特属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