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知识分子先后从战前的文化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逃往西南的昆明、桂林、成都等城市,重庆因其“陪都”身份,一时间汇聚了大批文人作家,同时另一座城市“延安”也极大地吸引着知识分子,尤其是在1938—1939年间形成了赴延的高峰期,其中从重庆而来的知识分子又比较集中,女作家陈学昭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她不只是从重庆到延安的知识分子,还是二赴延安的唯一女博士,独特性可想而知;而且不管是对于重庆还是延安生活,陈学昭都有自己的体验和书写,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人生道路选择。从最初的离开重庆去延安,到回重庆,再到又去延安,表面看来,既有个人的某些现实原因,也与当时国共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但更深层的因素则在于政治体制的影响,这一点对于作为女性知识分子的陈学昭,感受尤为深刻。其实不只是陈学昭,大批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从重庆到延安并最终留在延安,根源都在于对共产党政治体制的认同。因此通过陈学昭赴延之路尤其是二赴延安的选择,充分证明了知识分子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纠葛联系,也反映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战时环境下艰难挣扎的心路历程。本文共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题的价值和意义阐述;二是研究现状的梳理。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从整体上阐述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的“逃亡”和最初选择“陪都”重庆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陈学昭的逃亡经历和重庆生活体验,揭示出知识分子在战时的共同困境;第二章,首先论述知识分子纷纷选择奔赴延安的现象以及到达延安之后感受到的“理想国”生存体验;另一方面则通过陈学昭的延安生活体验和书写,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延安。第三章,主要论述部分文人作家“来”“去”重庆、延安之间的选择,尤其是对陈学昭赴延之路的分析,揭示出背后既有个人的原因,更重要的则是受当时国共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知识女性到达延安之后的生存体验,既有“乐园”般的幸福时光,也陷入了尴尬两难的生存境地,同时女作家陈学昭以其代表作《延安访问记》,表达着延安女性书写的共同思考——女性解放。第五章,通过对陈学昭赴延之路选择的分析,上升到女性甚至知识分子群体的人生道路选择,揭示出文人作家与体制、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经历了整风运动之后,作家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延安体制中的书写者,陈学昭也以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内容和风格等的变化积极融入延安文艺之中。结语部分总括全文,以女作家陈学昭为主要考察对象,分析这群从重庆到延安的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选择,揭示了政治体制对于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女性个体的陈学昭的道路选择,也是一代知识分子人生选择的“缩影”,而延安则成了他们走不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