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分别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研究及中医证素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的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以银屑病患者的四诊信息为依据提取中医证素,研究拟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为中医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有效便捷的标准化尺度。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1996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期刊数据库等有关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辩证分型及诊治的文献,建立证候数据库,总结文献中寻常型银屑病各中医证候的分布,统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证型的病例例数,并提取各个证型的中医证素,分析其分布特点及规律。(2)临床研究:采用流行病学中的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前期文献研究、专家意见及临床调查结果所制成的《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四诊资料,以临床收集的四诊资料为基础,采用无监督的聚类分析方法,并以专家的辨识和诠释为依据,再根据证素辨证理论,进行归纳并得出证候名称,初步建立起《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辨证表》。然后再以《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辨证表》回代患者的临床病例库,采用熵值法得出各项症状对该证候的贡献度,最后转换出各症状所对应的临床应用分值,最终建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结果:(1)文献研究:文献从1996年-2016年,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81篇。文献中共涉及患者病历总数17775例,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候集中在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血虚证4种证型;病位类证素共9种,分别为血分、脾、肝、肺、气分、肾、心、经络、营分;病性类证素共11种,分别为热、燥、瘀、风、湿、血虚、阴虚、气虚、气滞、阳虚、寒。(2)临床研究:共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94例,收集的161项四诊资料,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共聚得37类,经专家辨识和诠释结果,根据数据和专家诠释特点最终归纳为血热证、血瘀证、血虚夹燥证、湿热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肝郁化火证、脾虚湿盛证、风邪外袭证8种证候。通过对各证候要素中的中医症状条目赋权并确定各证候所对应的症状的临床应用分值,得出如下结果:血热证:较多新发皮损7分、旧皮损扩大6分、皮损鲜红色4分、皮损红绛3分、皮损灼热6分、面色红赤3分、咽红3分、渴,喜冷饮3分、语音高亢3分、喜食辛辣3分、月经先期2分、月经量多3分、舌质红6分、苔薄黄3分、数脉8分、小便黄或短赤4分;血瘀证:污褐色鳞屑3分、皮损暗红色10分、重度瘙痒1分、舌有瘀斑3分、爪甲紫暗6分、面色晦暗6分、舌质紫暗10分、涩脉11分、唇色紫暗11分、舌下络脉青紫5分;血虚夹燥证:皮损淡红色7分、皮损褐色或淡褐色5分、皮损裂痛6分、皲裂7分、鼻燥8分、咽干6分、唇色淡8分、爪甲色淡8分、月经后期3分、月经色淡6分、舌质淡白13分、舌有裂纹8分;湿热互结证:黄色鳞屑4分、鳞屑很厚堆积3分、舌体胖4分、苔黄腻5分、滑脉6分;气阴两虚证:潮热2分、腰膝酸软2分、健忘2分、舌体瘦2分、少苔3分、弱脉3分;肝郁化火证:善太息3分、失眠多梦3分、急躁易怒2分、弦脉3分;脾虚湿盛证:神疲9分、面色萎黄7分、忧虑6分、抑郁5分、头身困重8分、肢体困重7分、纳呆11分、口淡无味10分、喜食肥甘厚味8分、畏寒或手足发凉6分、苔白腻10分、濡脉6分、小便清长11分、便溏5分;风邪外袭证:鼻塞5分、流涕5分、咽痛4分。结论:(1)文献研究:文献中寻常型银屑病的病位类证素以血分为主导,病性类证素以实证居多,且以热邪为主导,而虚性证素则以血虚为主。这些中医证素特点与临床实际相符,为银屑病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2)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中建立了 8个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寻常型银屑病自身特点的证候,并初步建立了《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素诊断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