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性检验是高中生新接触的一类统计方法,但是由于独立性检验原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以及中学生对统计内容不熟悉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对独立性检验的学习和理解存在困难。尽管国内数学教育工作者关于独立性检验这一知识点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他们都是对独立性检验的发展史,概念、性质及应用,题型探究,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以独立性检验为主的实证研究却很少。通过与部分高中教师及学生的交流发现,教师并不知道学生在独立性检验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存在哪些学习困难,学生也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消除学习障碍。因此将高中生独立性检验的学习困难及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内容,选取两所不同学校的33位教师和53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测验,调查及访谈,并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通过对问卷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学生学习独立性检验的困难:在具体内容方面不能理解分类变量的概念、不会假设、不能理解P(A),P(B)的含义、不能理解随机变量K~2、不能理解“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在宏观认识方面不能理解独立性检验的思想、不能理解假设检验的本质、容易与反证法混淆、容易与回归分析混淆;在困难类型方面主要有概念易混淆,收集、提取、处理数据的能力低,计算准确率低,数学思想、原理应用困难。二是影响学生学习独立性检验的因素:学生现有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知识水平、处理教材及掌控课堂能力的影响;教材编排顺序、呈现方式以及栏目设置的影响;独立性检验内容本身抽象性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为改善独立性检验的教学效果,对教材编写者,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最后是对本研究的不足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