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书写--马尔罗《人的状况》中国形象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烈·马尔罗是20世纪法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家,这突出表现在他作为西方人对于中国以及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高度关注和理性书写。在1927-1933年间,他连续创作了两部以中国革命为题材的作品,其中《人的状况》享有较高的声誉,小说描绘了现代语境下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本论以《人的状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马尔罗的其他创作,考察马尔罗笔下的中国形象,探究其中国形象的成因与表现方式,审视马尔罗在作品中传达出的中西文化间相互对立、相互吸引的特质,剖析马尔罗试图借中国文化之明镜对西方文化进行反思和救赎的深层文化动机。   论文以东方主义等理论为支撑、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尔罗笔下中国形象展开研究。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致力展示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并通过对自马可·波罗时代以来的一系列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梳理和分析,将马尔罗笔下的中国形象定位为意识形态下的“文化他者”,进而展现特殊时代背景下破落衰败、冲突重重、迷失自我的中国及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孤独荒诞的中国人。第二部分着重探究马尔罗笔下中国形象的成因及表现方式。传奇的革命经历和深沉的思考习惯造就了具有特殊文化身份的马尔罗,让他以左倾政治家和尚美艺术家的视角观察和描写中国,实现了其作为创作主体的个性化表达。第三部分进一步挖掘小说中潜在的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话语结构中,马尔罗让中国成为了停滞、奴役的象征,却让西方承担着进步、自由的代言。但与此同时,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也经历着双向诱惑的过程,个体主义向集体主义的倾斜,中国超然之“气”与西方行动哲学间的交融都是马尔罗为中西文化互渗融汇提供的佐证。诚然,马尔罗试图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寻求解救西方社会危机的良方,但是由于他无法摆脱其固有的民族优越感,因此其作品仍然带有萨义德所言的东方主义色彩,其对西方文化的反省和救赎也始终在高傲的心态下进行。虽然马尔罗的反省和救赎是不彻底的,但是他对于中国文化所采取的倾听和对话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本论试图通过全面展示、探求成因、深度剖析三个过程对马尔罗在跨文化背景下《人的状况》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马尔罗作为西方创作主体在书写中国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动机、民族性格、欲望投射和文化诉求。在马尔罗自我怀疑,自我合法化与自我批判的动态结构中审视西方的中国形象,在跨文化的公共空间中解析中国形象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的过程与方式,进而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中确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寻求异质文化间的交汇和平衡。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了“荒岛小说”不同时期的三部代表作品《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和《海滩》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伦理批评的方法,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伦理基
延平位于闽北地区最南端,延平洋头方言属闽语闽北片建瓯小片,与闽北方言代表方言建瓯话有较大差别。由于市区通行土官话,并与闽中片、闽东片接壤,延平洋头方言表现出边界方言
通过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半固态镁合金AZ91D铸轧板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降低浇铸温度可以提高板带的硬度,且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比空冷方式所得到的板带硬度要高。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而植物赋则是中国古代赋文学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类题材。植物赋产生于汉代,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的植物赋不仅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新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