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生肖是十二种动物的表象,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生命体,也是人类灿烂文化中的一朵瑰丽奇葩。我国古人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具有独特的理念,他们赋予了十二种动物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西方民族虽然没有十二生肖一说,但是他们以西方人的审视观赋予了十二种动物不同的含义,为西方文化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这十二种动物形象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在词汇中得以尤其明显的体现,因此通过词汇来研究生肖动物文化不失为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一扇窗口。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尽可能全面地对生肖动物在词汇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语料文本研究,对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达到透视英汉语言文化特征,探索生肖文化教学策略的目的。全文围绕生肖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区别及产生原因展开分析,同时适当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意义与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从而形成了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文章格局。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宏观介绍了十二生肖在不同文化中的种类差异、十二生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二、三章分别以马、狗、龙为代表,从词义、熟语、典故等多个方面详细地对这三种生肖动物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分析了生肖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五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结合生肖动物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生肖文化的教学策略。第六章,是全文结语:生肖动物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的反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我们在理解并学习生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文化学习和词汇学习两方面着手,通过将生肖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