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人的特定名称符号,是群体中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人名作为词汇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其背后反映的是某一群体的文化、历史、社会意识、价值追求、审美心理等内涵。本文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为调查点,调查探讨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的起名习俗、名字中蕴含的文化及人名的时代特征等。全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人的特定名称符号,是群体中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人名作为词汇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其背后反映的是某一群体的文化、历史、社会意识、价值追求、审美心理等内涵。本文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为调查点,调查探讨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的起名习俗、名字中蕴含的文化及人名的时代特征等。全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资料来源及陈巴尔虎旗概况等。第一章阐述了陈巴尔虎旗蒙古族取名习俗,同时,通过对人名的语义特征、词源特征、结构特征、性别特征和名字是否附带姓氏等方面的详细考察,研究了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的命名特点。还举例说明了陈巴尔虎土语的特点和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汉字转写特点。第二章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探索了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第三章把所有收集的人名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从命名习俗、意义、词源、结构、性别、词汇特点等几个方面对不同阶段的人名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概括了陈巴尔虎旗蒙古族人名的时代特点、历史变迁脉络。结论部分对整个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
其他文献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从数字媒介到网络媒介,传播渠道及信息符号传播复制机制发生变化引起一场新媒体革命,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生态圈和传播模式。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主流媒体顺应时代潮流,革新自我重塑,全方位布局新闻传播渠道的同时,重视技术融合,注重新媒体技术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吸收优质信源,提升平台的吸引力和粘合度,提高新闻网络平台影响力。2021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突出“改革”和“融合”主线,向全媒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其信息的传播方式有着多元化的特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更新,新媒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传统媒体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格局。媒介融合背景下《兴安蒙古语新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具有强大公信力和号召力的传统党报公众平台,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媒体转型的路径,其中公众平台的发展取得了较好地传播影响力。本文以《兴安蒙古语新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经营
本论文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卫视频道的《NMTV文化》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NMTV文化》微信公众平台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能量为宗旨。该平台上为党政服务,下为老百姓出力,提高全民素质,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智力支持。《NMTV文化》微信公众平台注册于2016年11月1日,原名为《蒙古语卫视频道》。2021年8月4日因机构改革,将公众平台名称改为《NMT
本论文以《兴安日报》(蒙古文版)的专刊为研究对象,对《兴安日报》(蒙古文版)专刊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论述的基础之上对传播内容和版面设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兴安日报》(蒙古文版)专刊内容和版面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报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报纸也纷纷紧抓机遇,扩充版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中国青年报》创办第一份周末专版后,各级报纸开始兴起了创办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新旧媒体的交融使得媒体报道渗透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主体,深受媒体报道的“青睐”。随着商业银行媒体关注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被爆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比如,泄露个人信息、贷款洗钱、内部交易等热点问题屡屡出现在各大媒体报道中。这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决策。风险防控角色存在的意义是
民歌《韩秀英》是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因为它优美动听的旋律、诙谐幽默的歌词,更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民歌《韩秀英》的新媒体传播来了解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民歌的传播现状。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该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情况和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关于民歌《韩秀英》的考察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第一章,全面介绍了民歌《韩秀英》的故事情节、出处和传播简述,重点分析民歌《
《人民网》(蒙文版)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上线,它是《人民网》的一个民族语言版本,主要以传统蒙古文字的形式报道新闻消息。自创立至今,不断为广大受众提供新近发生的新闻消息、新闻评论、各类报道,极大丰富了受众的生活,并在此期间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对《人民网》(蒙文版)的报道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创办情况和发展历程入手,在充分了解其创建
《牧民刊》是《锡林郭勒日报》旗下专刊,在锡林郭勒盟广为发行。以“牧区、牧业、牧民”为宗旨发行。它是继《牧民特刊》及《新牧民报》的后续产物,其影响并非自《牧民刊》成立之后才存在的,而是承接前者衣钵,接替前者职能。经过多次变革,《牧民刊》的创办始末及未来走向,有着不小的研究空间。通过《牧民刊》我们既能了解到,锡林郭勒盟本地刊物的状态,也能为其他刊物的发展做参照。因此,本文将以《牧民刊》的创刊日2018
《语言与翻译》(蒙古文版)期刊,是由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疆翻译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社科类学术性省级期刊。该期刊前身为1982年起不定期出刊的《新疆蒙古语文》(内部期刊),1986年1月改名为《语言与翻译》(蒙古文版),并作为省级季刊正式开刊。该期刊于1986年以托忒蒙古文字出版,自1987年下半年起,并用托忒蒙古文和胡都木蒙古文等两种文字出版,一直到1988年第一期期刊才开始用
本文对陈述句声音语料(20位发音人、15个文本句、5次重复)开展句重音的声学实验和听辨实验,探索陈述句重音声学表现的统计学意义和句重音的分布特征。进而考察句重音(普通重音)的声学参数与感知特点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由绪论,陈述句重音的声学分析、听辨实验和总结等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中主要介绍汉语和蒙古语中国内的句重音研究综述、本研究的语料设计、数据库建立等研究准备阶段的工作。第二部分分别对种句法结构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