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话语登上文坛,并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曾在五四时期被高度重视和传播的“个性”思想在“革命”话语的流行下逐渐被忽视,那些曾在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个性”作家也在时代浪潮中逐渐分化。文学史通过强调五四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转向来表现历史主潮,但这样将五四与革命完全割裂的叙述却忽略了一些作家在转向过程中的个性坚守细节。“转向”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反而是一个充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话语登上文坛,并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曾在五四时期被高度重视和传播的“个性”思想在“革命”话语的流行下逐渐被忽视,那些曾在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个性”作家也在时代浪潮中逐渐分化。文学史通过强调五四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创作转向来表现历史主潮,但这样将五四与革命完全割裂的叙述却忽略了一些作家在转向过程中的个性坚守细节。“转向”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反而是一个充满张力的互建过程。作为曾扛起五四“个性主义”大旗的先锋,郁达夫在“现实主义转向”的背后也延续着他的“个性主义”思考。郁达夫青春时期的反抗意识、中年时期的个性言论,都表现出他作为五四“个性”文人在时代变化中的选择与坚守。在时代变化下,郁达夫的“变与不变”也成为一个一直被研究者关注但却没有得到充分论述的问题。本文将从郁达夫个性与个人、个性与群体两个层面,解读郁达夫在青春时期的小说创作,分析郁达夫在革命时代中与友人的交往细节。通过解读与分析,一方面想与“郁达夫是颓废文人”、“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抛弃个性、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等研究对话;另一方面也意在强调,郁达夫在革命时代中的言论与创作实际上也包含着他独特的“个性思考”。郁达夫从没有抛弃过“个性主义”精神,而且他在时代变革中还完成了“个性”自我的变革与发展。论文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聚焦五四时期“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混淆现象以及郁达夫的“自我”发展逻辑。“人道主义”创作强调社会责任之承担,“个性主义”创作强调个性欲望之抒发。郁达夫把握住了个性主义创作的精髓,他大胆暴露自我的创作,不仅给五四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也为真正的“个性主义”创作提供了实绩。郁达夫指出,国家的希望来源于个人精神的养成。郁达夫的“自我”发展也正是沿着这一逻辑展开,即由自我欲求肯定过渡到自我人格完善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解放。郁达夫通过创作与实践表明了自己“个性主义”的基本主张。第二章以郁达夫在留日时期的小说创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郁达夫在异域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困境和冲出困境的反抗尝试。郁达夫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对种族优劣观做出批判,并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明确的反抗意识。异域的孤独、屈辱促使郁达夫转向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他在小说中不断与自我内心对话,又不断尝试冲破内心。郁达夫通过小说创作中的“建构与冲破”模式阐明了自己在青春时期的“个性”反叛意识。第三章以郁达夫回国后的活动为切入点,既看到郁达夫用个性主义抵抗冲动的左倾话语,也看到他个性主义思想的自觉衍变。郁达夫早期“天才”、“英雄”的自我定位,在革命时代逐渐生发成知识分子心态下的启蒙者立场;早期小说中隐现的反叛意识,在革命时代逐渐生发成“文艺大众化”思想。郁达夫与创造社同人之间的思想分歧,与鲁迅等人的交往细节,与左联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动,既表现了他在革命时代的个性衍变与思考,也投射出他不变的个性主义态度和底色。郁达夫自称“我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战士”,他也用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对五四个性的坚守与忠诚。
其他文献
韩柳并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产生、定型、发展经过了较长的时间。韩愈和柳宗元的交游以及他们在道德认知、古文理论等方面的共同点是韩柳二人能够并称的基础。刘禹锡对柳集的整理,为柳宗元的接受奠定了文献基础,也是韩柳并称形成的必要条件。韩、柳、刘三人的友谊为韩愈和柳宗元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对韩柳并称有推动作用。晚唐杜牧有感于韩柳中唐改革的实践性,在情感方面与韩愈和柳宗元有联系,最终正式提出了韩
曲调《采桑》源远流长,本文旨在厘清其发展情况。因此从曲调《采桑》的来源、乐舞风貌、体式演变以及主题声情方面来分析研究。第一章考证曲调《采桑》的渊源。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曲调《采桑》的来源考辨,即考证曲调本事。通过对比分析其与民歌采桑的生产活动、古相和歌《陌上桑》以及西曲《三洲曲》的关联。从中可以得出曲调《采桑》源于民歌采桑劳动。第二节对曲调《采桑》别名加以论述。其中词调《采桑子》常见的别名主要有《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与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南宋时,诗论家就已经开始对陆游诗歌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到清代,“诗话”这一文论体裁更加系统完整,涉及陆游的诗话著作数量更丰富,内容更全面。诗论家从知人论世、师承渊源、技法风格等研究角度入手,对陆游诗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观点展开了批评。在清代唐宋诗之争的语境下,宗唐派、宗宋派以及兼宗唐宋的调和派等不同流派的诗人对陆游的评价呈现出了不
《甘州》曲调,源于边地,唐玄宗时期进入宫廷成为著名的教坊大曲,后历经唐宋、金元、明清数代而未消歇,具有乐舞、曲辞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曲调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从曲调渊源、乐舞风貌、曲辞体式三个方面对《甘州》展开研究。第一章考证《甘州》曲调渊源。本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节辨析《甘州》调名本事,主要从地理之“甘州”和曲调之“《甘州》”两个方面入手,其来历本事源自于地名,与
本文将晚明骚体文学政治抒情的情感类型分为四类,分别是晚明文人对朝政废弛的失望之情,士不遇的苦闷抑郁,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愤慨和对苍生百姓的悲悯。具体来说,晚明腐朽的政治主要由昏君庸主和奸邪小人造成,因此骚体文学的政治抒情中常见文人对庸君的怨愤与对群小的痛恨之情。“士不遇”是古代文人的普遍遭际,这类抒情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人关注到自身的政治经历与情感需求,因而政治抒情带有个体化抒情倾向,其中的抒情又包括
“十七年”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劳动英雄形象则是其标志性的创作成就,这些劳动英雄形象有力地丰富了当代文学史的人物形象画廊,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蕴。从历史生成与价值认同的层面看,普通“劳动者”能够称为“英雄”存在着深厚的革命文化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国家工业化实践,使得工人的受关注度大大提高。党的文艺政策和作家的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转变,也激发了文学创作
《离婚》是老舍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因以往研究多囿于市民文化批判和存在主义的视角,其文学价值未获充分阐释,其文学史地位未获应有评价。本文从考察老舍婚恋观出发,对《离婚》的意蕴作出新的解读,并通过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呈现其文学书写的经典意义。老舍婚恋观的生成,与其复杂的人生经验紧密相连。童年时期的情感启蒙,影响了老舍对理想女性的形象建构。青年时代的爱而不得,给其带来了深刻的心灵创伤,而
地域文化书写是文学作品独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现有关于“十七年”小说地域文化书写的研究集中于对地方风物和习俗等外在显性特征的论述,还未从深层的地域文化精神展开具体分析。本论文以“十七年”时期广东作家书写粤地的合作化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其它地区同类小说的比较,论述广东“十七年”合作化小说因书写岭南文化的享乐精神而体现出独特性。此外,通过探究独特的岭南享乐文化书写与“十七年”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双向互
《屈赋微》是清末学者马其昶所作,马氏融合汉学家的考据以及宋学家阐发义理之法,对楚辞进行注解。马其昶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救国主张,他认为之前的注者未能真正理解屈原之意,再加上他想厚风俗、正人伦,《屈赋微》便诞生了。马其昶赞扬屈原为国而死的的志气,他认为屈原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对祖国浓厚的眷恋之情。马其昶的屈原爱国论中,融入了西方的民主意识,与传统的爱国论有很大的不同。在注释楚辞之时,马其昶广泛引用前人之注
清人夏秉衡,博学多识,诗词文赋均有涉猎,尤在词曲方面成就卓越。他著有《清绮轩初集》、《秋水堂传奇》,编有《清绮轩词选》。近年来,对夏秉衡著述的研究多集中于《秋水堂传奇》,而对《清绮轩词选》的关注较少。从《词选》的版本增刻情况来看,该词选在清代乃至民国词坛都颇具一定影响力。本文围绕词人词选两个方面展开,主要以《清绮轩词选》的文本分析为主。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据现有资料对夏秉衡生平及为官事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