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2月,孙本文在中国社会学社第一次年会上,明确使用社会学的“中国化”概念,并特别地将“建设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强调为中国社会学今后的四大“基本工作”之一。孙本文的这次演讲,掀开了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的历史篇章。时至今日,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在中国已有80年的历史,关于本土化的研究也取得了基本共识,其标志便是郑杭生的学科本土化理论的形成。但不论是目前国内的社会学研究现状,还是国际的社会学格局,都逼迫我们必须重新探讨社会学本土化。在中国目前的学术环境里,“本土化”是一个尚未形成共识、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学者们仍在混合使用“中国化”、“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提法,或者是“人民社会学”的称谓,来延续自身的学术情怀。其意蕴虽随研究者的旨趣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然就“社会学何为”这一向度而言,这些看似有很大个性的称谓又具有本质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在为社会学的发展指出危险并点明道路中得到真切完全的显现。本研究采用“本土化”的提法,以期能够从研究对象中挖掘出它的源始意蕴。本研究把本土化视为意指社会学的学科观,并在社会学的整体层次上探讨本土化。本研究认为在关于社会学本土化的研究中,社会学本土化内涵是社会学本土化观的集中表达。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检视了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学本土化内涵。研究发现它们莫不是相待异土言本土,以本土为基点谈本土化。这样的本土化观其实质是一种“入出”观,或者表现为“化入化出”,或者表现为“先入后出”。“化入化出”观,强调使外来社会学(特别是西方社会学)的合理成分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增进社会学对中国本土的认识和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而“先入后出”观则认为应当首先进入外来社会学内部,审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路,然后看看我们自己的文化优势在其中能够作出什么独到的贡献,社会学本土化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是社会学里所获得的中国社会文化特征与民族性的多少。相待异土言本土的社会学本土化观,要么会陷入“化入化出”观的实用主义的领悟前结构困境,要么难以摆脱“先入后出”观的唯社会学的屈居心态。所以本研究以哲学诠释学的理解为观照视野,把本土作融摄异土的浑然之物看待,并界定社会学本土化为以社会学为线索的源自本土内驱力的完善向性。在此意义下的社会学本土化以倾向性作为自己的本质属性,以本土内驱力为动力,达至完满圆善的社会学目标。这一本土化观,彰显出本研究的两个根本旨趣,即超越群体律令的完全个体实践性,以及赢回以原创为王的原生态研究的理论关怀。在两大根本旨趣的关照下,本研究的社会学本土化路径就必然的呈现为“回归自性,随形观照”。在自性存在的存在论证明的坚实基础上,本研究从全息理论和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视野出发,把自性诠释为与表象具有同一建构关系的全息深层结构。由于表象与自性的同一建构关系,回归自性就不是回到表象背后某个更为本真之处,回归自性就是回归表象。沉淀着自性并为自性所组建的表象,因为自己的运转而产生了自己的异化物——异象。所以回归表象,是异象对表象的回归,即如表象所是的那样观照表象。回归自性是从异象对表象的关系而言,其内容便是随形观照,在因化随缘中事物的通透呈现。在这样的呈现中,人与世界在问答逻辑的主导下,开显出世界的真理,社会学本土化也随着世界真理的开显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