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滩涂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及对生物修复的响应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播种大型底栖动物(多毛类沙蚕、贝类泥蚶)分别在野外和室内对福建沿海滩涂底泥进行生物修复试验。通过构建真核生物18S rDNA克隆文库、RFLP、DGGE、测序及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首次对底栖生物修复过程中,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在生物修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微型真核生物在滩涂底泥及底栖动物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优化修复措施、完善环评指标,以及开发超微型生物实时动态的环境监测系统等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运用PCR-DGGE和18S rDNA克隆文库研究了三沙湾滩涂底泥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对沙蚕和泥蚶等底栖动物修复的响应,结果表明:  (1)三沙湾滩涂底泥中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共分为10个类群,其中环节动物门,节足动物门为优势类群,腹毛动物门、线虫门为次优势类群,此外还有少量的丝足虫门,囊泡虫总门,变形虫门,硅藻门,壶菌门,绿藻门和一些未知类群的真核生物。  (2)季节变化:三沙湾滩涂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12月份(冬季)样品中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最高并且与其他月份的明显不同,6月份(夏季)样品以环节动物门和节足动物门等后生动物为主,12月份(冬季)样品以硅藻和囊泡虫门为主。  (3)对播种底栖动物的响应:沙蚕和泥蚶的扰动改变了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增加了三沙湾滩涂底泥中微型真核生物的多样性。播种底栖动物后,环节动物门和节足动物门两个门所占比例增加,而腹毛动物门,丝足虫门,囊泡虫总门这3个门类所占比例下降。一些类群,如绿藻门,变形虫门和壶菌门只在12月分样品中被检测到,播种底栖动物后变形虫门和壶菌门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绿藻门所占比例增加。播种底栖动物后线虫种类增加。  2、采用PCR—DGGE技术对室内模拟沙蚕生物修复过程中微型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美滩涂底泥中微型真核生物主要分为:后生动物的6个门:颚口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节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腹毛动物门,以及丝足虫门,硅藻门和囊泡虫总门(又分为甲藻门和纤毛虫门)。其中囊泡虫总门的纤毛虫门为优势类群。后生动物中的线虫门为次优势类群。Peridinium quinquecorne(属于囊泡虫总门中的甲藻门)是普遍存在的优势物种。DGGE图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沙蚕对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沙蚕的处理组检测到了更多的线虫动物门,可能是沙蚕的活动促进了这些类群的生长。
其他文献
学位
植酸酶(Phytase,EC3.1.3.8或EC3.1.3.26)是一类能够降解植酸并释放无机磷和肌醇的磷酯酶。近些年,植酸酶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和无机磷的替代物,在猪、鸡等单胃动物饲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光诱导电子转移基本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的传感器和分子开关。综述了近年来光诱导电子转移传感器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内对阳离子
本文运用程序升温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γ—Mo_2N,并对样品用XRD、SEM和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程序升温反应时,升温速率和氨气流量是关键。XRD和SEM表明由于反应条件不同,所制备的γ—Mo_2N晶粒大小以及表面形貌都有区别。所制备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该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行为。 本文还研究了掺加Ta、Cr、Co、Sb、Ni、CNTs对电极性能的影响,XRD表明当掺加T
目的:通过配制不同铁含量饲料,建立大鼠运动模型,观察饮食铁含量和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铁状态、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铁代谢蛋白DMT1、TfR1和FPN1的影响,探讨肝脏铁代谢蛋白D
无机膜因其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孔径均匀,耐压强度大,分离性能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氧化铝陶瓷无机膜,虽强度较好,但孔径分布较宽,且孔径因制备工艺不同差异较大,影响了无机膜使用范围。近年来国内外对硅藻土型无机膜已有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制备这类膜的理想方法。 本文用精选后的腾冲硅藻土来制膜,力求使膜的孔径分布均匀,同时用氧化银来改性硅藻土
  A novel Gram-reaction-negative,aerobic,non-motile,rod-shaped bacterium,designated strain EM1308T,was isolated from stream water in Bukhansn National Park,Se
会议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插层组装方法一返混沉淀法,由该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以碳酸根型LDHs为前体制备一系列有机羧酸根插层LDHs的制备方法及其控制规律,考察了系列有机羧酸根插层LD
本文研究聚乙烯醇(PVA)的乙醇醇解法的制备,侧重研究其中醇解度为80﹪和88﹪的PVA的制备。主要研究:醋酸乙烯酯(VAc)在乙醇中的溶液聚合;用单因素法研究聚醋酸乙烯酯(PVAc)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