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噁唑草酮(isoxaflutole)是一种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异噁唑草酮杀草谱广,应用作物范围宽,对玉米、甘薯、甜菜等均安全,土壤处理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特别是对防治苘麻、苋及狗尾草等高效。并且该药剂还能防除抗三氮苯与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杂草。26%噻酮·异噁唑悬浮剂,由噻酮磺隆(thiencabazone-methyl)、异噁唑草酮(isoxaflutole)及保护剂复配而成。噻酮·异噁唑杀草谱广,对玉米安全,可有效防除65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可通过土壤封闭、苗后早期茎叶以及遇水激活三重除草机制来达到除草效果,使用适期灵活,玉米3叶1心前均可使用,控草时间长达45 d,适用于免耕、少耕等多种耕作系统,用药量极低,是玉米田较为理想的土壤处理剂。化学农药农田施用后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成为评价其安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土壤酶活性作为一项生态毒理学指标,被许多学者用来判断外来物质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及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对异噁唑草酮及其混剂噻酮·异噁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介绍、除草活性和复配制剂活性等研究方面,关于其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针对异噁唑草酮及混剂噻酮·异噁唑施用后可能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产生的影响问题,以异噁唑草酮和噻酮·异噁唑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异噁唑草酮及噻酮·异噁唑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数量、微生物碳、氮含量及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旨在评价异噁唑草酮及噻酮·异噁唑的生态环境安全性,以便为经济合理的施用该药,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各剂量的异噁唑草酮后,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细菌>真菌>放线菌。异噁唑草酮对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影响表现为前期促进,后期抑制。推荐剂量处理的细菌数量在试验后期可恢复至对照水平,5倍推荐剂量、10倍推荐剂量处理在试验后期仍会抑制细菌生长,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推荐剂量处理的异噁唑草酮对玉米根际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无影响,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处理在试验前期会显著抑制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28天可恢复至对照水平,放线菌数量21天可恢复至对照水平。(2)推荐剂量异噁唑草酮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影响。施药后7天,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的异噁唑草酮抑制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且施药后28天无法恢复至对照水平。(3)推荐剂量的异噁唑草酮对玉米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影响较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抑制作用明显,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在试验后期可恢复至对照水平。10倍推荐剂量处理的土壤脲酶在试验后期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异噁唑草酮抑制土壤脱氢酶活性,且施用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在试验后期不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异噁唑草酮施用后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前期促进,后期抑制,且施用剂量越大,刺激或抑制作用越强,施药28天后各处理均未恢复至对照水平。(4)土壤中施用田间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对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而10倍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会抑制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在试验后期不可恢复至对照水平;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处理显著抑制土壤真菌数量,施药后21天可恢复至对照水平。10倍推荐剂量对放线菌数量具有抑制作用,但在施药后14天就可以恢复对照水平。(5)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处理后,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倍推荐剂量和10倍推荐剂量施用后7天与对照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无显著差异。施药后14天,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受到抑制,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28天无法恢复至对照水平。施药后21天土壤生物量氮含量下降,与对照土壤存在显著差异,28天无法恢复至对照水平。(6)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倍和10倍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试验后期可恢复到对照水平。5倍和10倍推荐剂量的噻酮·异噁唑对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期间不可恢复到对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