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经细胞学检查、HR-HPV检测并活组织病理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158例,根据其病变程度分组:①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炎症和CINⅠ;②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HSIL),包括CIN Ⅱ~Ⅱ、宫颈鳞癌(SCC);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行手术治疗,随访于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均行HR-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结果:①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54.5%、72.0%、91.1%、96.1%,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54,P<0.05);②以年龄分层,各级别宫颈病变组HR-HPV载量经多个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载量也随之显著升高;③随着HPV载量的增加,发生各级别宫颈病变的风险性也升高;④≤35岁、36岁~、>50岁各年龄组的HR-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3, P>0.05)。以年龄≤35岁为对照组,各病毒载量组内36~和>50岁年龄组的OR值分别为1.446、1.414,1.475、1.469和1.387、1.800,均大于1,但是由于95%可信区间也包含1,未达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⑤治疗前HR-HPV载量高低不影响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预示宫颈病变存在。⑥不同治疗方式的HPV转阴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0.461,P<0.05),干扰素栓组与其他三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⑦CIN Ⅱ~Ⅱ患者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HPV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05, P>0.05)。⑧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两组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P均>0.05)。⑨年龄≤35岁、36~岁、>50岁HPV转阴率分别为91.38%、90.91%、77.27%,不同年龄组HPV转阴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254, P<0.05)。⑩炎症和CINⅠ、 CIN Ⅱ~Ⅱ、SCC组治疗后HPV转阴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7、4个月(χ~2=6.799, P<0.05)。结论:①HR-HPV感染是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HR-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②HR-HPV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密切相关,且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HR-HPV载量是患各级宫颈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③本地区HR-HPV感染与年龄可能无明显相关,年龄可能是患CINⅡ及以上病变的危险因素,但此次研究中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故尚不能得出结论“年龄增大是患CINⅡ及以上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④治疗前HR-HPV载量高低不影响各级宫颈病变患者的预后,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预示宫颈病变存在。⑤不同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清除患者HR-HPV感染,且手术治疗疗效高于干扰素栓治疗。⑥对于CIN Ⅱ~Ⅱ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后HR-HPV转阴率无差异。⑦HR-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的级别无关。⑧患者年龄是影响HR-HPV转阴的因素。⑨各级别宫颈病变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HR-HPV转阴时间不同,并且宫颈癌患者对HR-HPV清除时间最短,可能与宫颈癌患者手术范围足够大,已尽可能去除了发生宫颈病变残留或复发的病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