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古典诗词歌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深刻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质。在其形式分类与演唱艺术上呈现出多种类别共存、多种唱法并行的多重艺术形态。正是由于这特有的“中国味道”,使得诸多文人、艺术家及普通大众对其热爱有佳。1987年根据曹雪芹的文学名著《红楼梦》而创作的电视剧可谓家喻户晓,剧中除了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以及古意盎然的语言艺术外,更让观众念念不忘的是那一首首以民族唱法诠释的古典诗词歌曲,这些均彰显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气息。时隔20多年,一部与《红楼梦》诸多艺术元素有几分相似的电视剧《甄嬛传》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这让人们重新感受传统艺术气息的同时,也听到了以流行唱法演绎古典诗词歌曲的崭新艺术魅力。这两种歌唱艺术表现形式对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也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以及情感共通。笔者以电视媒体为视角,以两部电视剧中部分古典诗词歌曲为个案,对其词曲艺术、唱法差异、各自艺术魅力及中国民族唱法的当下境遇及内心愿景做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发扬中国民族唱法。本论文主要内容由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以论文选题背景目的、该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为主要论述内容;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形式分类与唱法分类的概述;第三部分以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2012年电视剧《甄嬛传》中插曲创作及演唱艺术的分析来论述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在两剧中的唱法差异;第四部分笔者浅析了两部电视剧中古典诗词歌曲唱法差异之缘与各自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并发出对中国民族唱法继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希冀,以此希望大众与学者能够看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并能够不断地将其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