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江苏省饮用水源地分布特征和污染特征,根据江苏省水质型缺水的特点,在饮用水源主要污染因子不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前提下,从健康风险的角度,借鉴成熟的健康风险研究模型,原始数据选取江苏省太湖和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地取水口2007年-2009年致癌和非致癌物质的例行监测数据,研究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的长期累积风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主要得出三个方面结论:一是水质安全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结论;二是以比较风险分析思路对江苏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特征进行排序;三是在比较风险分析和排序基础上,针对铬污染因子,运用DANA半定量政策分析工具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模拟,最终给出饮用水源地保护最佳策略建议,为环境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水质指数(WQI)评价江苏省水质安全状况,结果显示:2007~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太湖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总体上比较好。长江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略好于太湖流域;但长江流域年平均WQI值在2007~2009年间逐年有增加趋势,而太湖流域年平均WQI值有逐年下降趋势。2、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饮用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2007年-2009年,除了扬中市水厂(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8个典型的饮用水源地健康总风险年平均值均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2)2007年-2009年,太湖流域在选取的饮用水源地中,部分水源地水环境健康总风险年平均值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3、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比较分析结论:(1)长江流域2007-2009年各年度致癌物质的健康风险均略高于太湖流域;(2)长江流域2007-2009年致癌风险的影响因子大小排序是:Cr>As>Cd;太湖流域水源地2007-2009年致癌风险的影响因子大小排序是:Cr>Cd>As。(3)风险因子时间变化特征为:3年内各风险因子致癌风险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4、通过DANA分析软件对降低Cr污染风险的不同管理策略进行了半定量政策分析,结论是通过运用综合的源头控制、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政策手段能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饮用水质健康风险。实践意义:在当前饮用水源水质能够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前提下,指出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风险的长期累积潜在危害,将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将人体健康联系起来,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研究单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并通过研究使研究者和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的现状监测与评价,而且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健康累积风险问题的研究和防范,以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真正意义上的达标。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理论创新。利用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半定量化的污染物控制事件参与者模型,更好的将“自然—技术—人类”综合起来,为比较全面合理的分析污染物控制的综合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模型。2、方法创新。按照比较风险分析的基本思想对水源地风险进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风险排序,初步找到影响水源健康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运用DANA软件的半定量模拟分析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污染风险管理策略,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也为开展饮用水源地风险分析与管理探索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展望: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列入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安全意思的加强,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将会越来越被重视。2、应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战略研究。需更多时间序列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得出江苏省饮用水源地在不同流域因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水源地环境管理特征导致的水源地健康风险变化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环境管理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