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栀子苷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  2.从游离脂肪酸探讨栀子苷调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1.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效学实验: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改良后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将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苷组及血脂康组,并给这4组老鼠分别灌胃给药或蒸馏水。观察一般情况,留取标本后记录并计算相应数据(体重、肝湿重、脂肪重),用相应方法检测肝组织TG、FFA,血清CHO、LDL-C、HDL-C的含量,及血清AST、ALT的活性。并观察肝组织肉眼及病理变化(HE染色),进行肝组织NAS积分。统计分析所得数据。  2.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研究:动物造模、分组及标本留取方法同上。用相应方法检测肝组织FAS、AMPK、ACCase及Malonyl-CoA含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效学实验:①较之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脂肪重、血清CHO、LDL-C、ALT、AST、肝组织TG、FFA水平皆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肉眼观及病理切片脂肪变性明显,并出现炎症损伤;②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组大鼠的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程度基本与血脂康组相当。  2.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研究: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FAS、ACCase及Malonyl-CoA含量显著升高,AMPK含量显著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组大鼠肝组织的FAS、ACCase及Malonyl-CoA含量明显减少,AMPK含量明显升高。  结论:  1.单纯高脂饮食可以成功造出典型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  2.栀子苷可以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显著的抗炎症损伤作用。  3.栀子苷可以明显降低肝组织TG及FFA含量,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的作用。  4.栀子苷能明显升高肝组织AMPK含量,降低肝组织FAS、ACCase、Malonyl-CoA含量,其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游离脂肪酸代谢是通过调节“AMPK-ACCase-Malonyl-CoA-FFA”轴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前言煤矿所使用的炸药是经过安全性能检验合格的炸药。如炸药正常反应,爆破正常进行时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很难成为引燃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但是,在实际的爆破中,由于各
目的 缺血性中风主要见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atherothrombotic brain infarction,ABI)和脑栓塞。目前认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ABI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对
作中指导作为写作指导的中间环节,对于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试通过作中指导的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的探讨,论述教师如何更好地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作中指导.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挖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并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从
期刊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及防治理论指导下,观察八珍汤对气血两虚小鼠造血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该方气血双补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运用及研发有效方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只给些指点和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改.学生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激发动机,晓之以理;营造气氛,激之以趣;铺路架桥,授之以法;强化训练
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所以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