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腹针组)与对照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50例患者,由于观察过程中有3例患者脱落,最后进入实验的共9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SS—QOL评分、患侧上肢痉挛评级及患侧下肢痉挛评级的变化。研究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积分及疗效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缺损积分减少值(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Fugl—Meyer(FMMS)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上肢、下肢及上下肢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对上肢、下肢、上下肢总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协方差分析,提示在基线相等的条件下,比较治疗后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上下肢记分总和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0.05)。提示治疗组在对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FMMS评分分级分析,治疗前治疗组49例患者中,严重运动障碍19例,明显运动障碍22例,中度运动障碍7例,轻度运动障碍1例;治疗后患者构成比分别为6例、22例、11例和10例。治疗前对照组48例患者中,严重运动障碍10例,明显运动障碍26例,中度运动障碍8例,轻度运动障碍4例;治疗后分别为7例、24例、8例和9例。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侧上肢痉挛评定(Ashwoth量表)治疗前治疗组49例患者中,肌张力0级18例,1级23例,2级7例,3级0例,4级1例,对照组48患者中,分别为19例、25例、3例、1例和0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肌张力改变为,0级29例,1级19例,3级1例,对照组为22例、25例、1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4.患侧下肢痉挛评定(CSI量表)及比较治疗前治疗组49例患者中,轻度痉挛22例,中度痉挛27例,重度痉挛0例;对照组48例患者中,轻度痉挛22例,中度痉挛25例,重度痉挛1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评定为轻度痉挛35例,中度痉挛14例,重度痉挛0例;对照组分别为24例和24例,重度痉挛0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SS—QOL(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Measure)评分在治疗前(入院时)、治疗结束(即出院时)和随访(发病3个月)三个时点,分别对SS—QOL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提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值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认为腹针组与普通针刺组疗效有差别。研究结论腹针疗法对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主要表现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及缓解下肢痉挛状态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缓解上肢痉挛状态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但腹针作为一种新的针灸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仍是积极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