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是人格的核心,是人的态度体系中核心的组成部分,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因此,价值观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解释、预测、导向作用。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栋梁之才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其价值判断和价值甄别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所谓“性由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不应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责任,也不应是某一门课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每一名教师都应当自觉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相关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本文主要是运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被试是来自三所大学的200名教师和800名学生。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关于“隐性教育内容即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显性教育内容即大学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传授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关于“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在大学课堂中结合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而且必要,是进行价值观教育一种重要途径。2、教师素质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与改变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3、教师和学生对于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素质”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基本一致,教师的分数高于学生。4、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与学生对于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素质”对学生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影响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5、本研究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符合学生需要,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6、教师和学生对于大学课堂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内容”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基本一致,学生的分数高于教师。7、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教师、教师与学生对于大学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