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反应池人工藻类系统对生活污水N、P的去除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系统用于污水处理,不仅能有效削减污水中N、P等污染物质,将藻类回收还可以作为有机饲料的原材料。基于光生物反应器的开发和研究,对藻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筛选普通小球藻和钝顶螺旋藻两种对污水氮磷去除效果较好的微藻作为实验藻种,在开放式反应池内构建人工藻类系统,进行生活污水N、P去除实验。主要包括人工藻类系统启动和建立,系统对生活污水中N、P去除效果及相关系统参数、操作参数的影响,以及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N、P平衡和走向等方面。通过以上研究,为生活污水N、P处理问题的解决、污染物资源化回收利用途径的开发提供技术基础的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藻种及藻种投配比对人工藻类系统启动有影响,钝顶螺旋藻和普通小球藻人工藻类系统启动时适宜的藻种投配比例均为10%。(2)在藻种投配比例为10%条件下,钝顶螺旋藻开放式反应池人工藻类系统启动和建立完成需要24天,普通小球藻开放式反应池人工藻类系统启动和建立完成需要21天。建立完成时钝顶螺旋藻系统干重为380mg/L,普通小球藻系统干重为349.5mg/L。(3)系统进出水比例、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污水N、P去除,及藻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适宜的进出水比例为10%,适宜的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适宜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4)基于进出水比例10%,HRT=10d,以及实验阶段环境条件下,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会出现了一定的NO2--N和NO3--N生成而含量高出进水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系统内硝化细菌和亚硝化菌的存在,发生了硝化和不完全硝化反应。小球藻和螺旋藻开放式反应池人工藻类系统对生活污水NH4+-N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系统出水NH4+-N含量均在0.05-0.44mg/L之间。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对生活污水中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50%和89.57%。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出水TN含量分别为5.96-8.67mg/L和3.87-8.05mg/L。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对生活污水中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37%和79.28%。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出水TP含量分别在0.62-1.23mg/L和0.78-1.64mg/L。(5)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生物相(藻-菌体系)中TN含量均近似占生物相干重的10%,两种藻系统生物相(藻-菌体系)中TN/TP约为7.00,这与藻类近似分子式C106H263O110N16P结果基本保持一致。(6)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中生物相(藻-菌体系)吸收氮用于自身生长对系统T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44.73%和33.04%。(7)小球藻和螺旋藻系统中生物相(藻-菌体系)吸收磷用于自身生长对系统TP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75%和86.67%。(8)小球藻和螺旋藻开放式反应池人工藻类系统涉及的氮的转化途径主要包括硝化、不完全硝化、氨氮挥发和生物量(藻-菌体系)增加吸收。磷的转化绝大部分是被生物相(藻-菌体系,主要是藻体)吸收,用于自身增长。
其他文献
目的:优化性成熟SD大鼠超排卵效果及建立大鼠成熟卵母细胞冷冻方法.方法:对8周龄SD大鼠腹腔注射15 IU/100 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 h后注射2种不同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
直接融资能够为企业便捷地筹集资金,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对于国家而言,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是去杠杆、降成本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虽然逐年增长,但是远低于国外直
地表水供水工程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包括生态成本和环境效益两部分.在环境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货币化技术,尝试建立一种判定工程建设可行性的方法,即V值
在对老油田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三采注聚工艺是一项十分关键的采油技术,该技术能够使油田在开采过程中保持生产稳定,提升油田中老油井的原油采收率,并达到降水增油的效果。因此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药品的库存管理,药品入出库管理,数据查询统计,数据备份与恢复,基本信息的维护及一些表单的打印等功能。本系统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个时代的传播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前景带来的
制备含原花青素的运动补剂,并选择20名男女各半的速滑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分析。所有的运动员均服用原花青素运动补剂,并通过为期10周共5个阶段的训练,我们分析各个阶段运动员血
BIM技术作为强大的技术支撑手段,可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效率。梳理目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加强BIM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制定BIM数据
本文首先对现代旅客机上广泛采用的座舱温度控制形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并对当今主流干线客机B737-800和A320的座舱温度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采用制冷组件和区域温
针对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的特点,选择以Pro/E作为开发平台,以Access作为数据库,利用VC6.0开发主轴箱智能设计平台。利用该平台,从事主轴箱开发工作的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得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