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校正增强参数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中诊断效能的高低,同时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提供借鉴及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细胞癌11例,嫌色细胞癌7例。所有肾癌均为单发,其中左肾癌16例,右肾癌31例。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检查,包括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首先测量病灶最长径,然后手动选取感兴趣区进行CT值测量:强化不均匀病灶,放置感兴趣区于强化程度最明显的部分;均匀强化病灶,放置感兴趣区于病灶中央;主动脉,放置感兴趣区于患侧肾动脉开口水平。U、L1、L2分别代表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病灶的平均CT值。计算皮质期及实质期校正因子F,其中F1、F2分别代表皮质期及实质期的校正因子;病灶CT校正增强参数AL,其中AL1、AL2分别代表皮质期及实质期CT校正增强参数;病灶相对强化程度R,其中R1、R2分别代表皮质期及实质期相对强化程度。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确定病灶各期象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的cutoff值,并计算肾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之间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上统计学方法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乳头状细胞癌组在皮质期及实质期CT校正增强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嫌色细胞癌组在皮质期及实质期CT校正增强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乳头状细胞癌组在皮质期及实质期相对强化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与肾嫌色细胞癌组在皮质期及实质期相对强化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在皮质期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癌的准确率分别为0.96、0.94,灵敏度分别为0.94、0.88,特异度分别为0.91、0.90;在实质期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0.90、0.83,灵敏度分别为0.92、0.89,特异度分别为0.89、0.87。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在皮质期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的准确率分别为0.92、0.88,灵敏度分别为0.79、0.69,特异度分别为0.90、0.85;在实质期CT校正增强参数及相对强化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0.81、0.72,灵敏度分别为0.80、0.79,特异度分别为0.88、0.82。结论利用CT校正增强参数,能够排除许多固有因素在CT增强扫描中对于肾癌强化图像的影响;有助于更准确的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