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逐步实现基于ET(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更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减少田间作物水分消耗,并实现农业节水增产,本文以山西省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监测评价为依托,以山西省项目区不同田间典型地貌单元、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水分来源的非充分灌溉地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其自然条件、灌溉条件、地下水补给条件下的野外农田ET年度跟踪监测,分析计算了非充分灌溉多变条件下的作物ET值,并同步监测计算得到不同水分补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逐步实现基于ET(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更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减少田间作物水分消耗,并实现农业节水增产,本文以山西省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监测评价为依托,以山西省项目区不同田间典型地貌单元、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水分来源的非充分灌溉地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其自然条件、灌溉条件、地下水补给条件下的野外农田ET年度跟踪监测,分析计算了非充分灌溉多变条件下的作物ET值,并同步监测计算得到不同水分补给条件下的水分生产效率。本文所基于的年度跟踪监测包括农田土壤含水率、容重、灌溉水量、降雨量、温度等,其分析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东北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和覆膜对土壤水分分布、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美津599为供试玉米品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法,在沈阳地区进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试验周期2年。试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和无秸秆无膜(CK),并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玉米产量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春播前,深埋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土壤0~30 cm 土层
秸秆还田是一种高效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微生物活性等。秸秆还田有直接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多种方式,不同的还田方式具有不同的腐解及养分释放特点并会产生不同的农田效应。但秸秆单独还田在我国北方存在着腐解速度慢,养分不易释放的问题;还会造成微生物与植物争氮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秸秆与化肥配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此类问题,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保证较高的作物增产潜力。
叶绿素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重要色素,其含量变化直接指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以及健康状况,进而决定最终产量。及时准确、快速对农作物叶绿素含量进行估测可以为农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源。本文以东北粳稻为例,利用试验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粳稻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以粳稻4个不同生育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为数据源,分析了东北粳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同
花生是辽宁省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也是抗旱避灾的首选作物。辽宁省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充足的种植面积以及成熟的加工产业优势,成为我国花生生产的第四大省区。本文利用辽宁省61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气候资料,依托GIS优越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利用统计分析法,实现辽宁省多个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高精度模拟。在分析辽宁省各气候资源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状态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花生生长
植被冠层是生态系统中物理和化学进程的重要场所之一,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理论奠定了植被遥感界的理论基础。LAI(全称,叶面积指数,下同)是表征陆地表面冠层状况的重要指标,作为辐射传输模型的重要特征参量,对模型模拟和反演精度至关重要。地面LAI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适合小区域的LAI估算。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可获取作物全生长期的LAI,时间连续性强,目前将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耦合
低温冷害是我国农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玉米是低温冷害的主要作物之一。玉米作为东北三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东北地区粮食的种植界限逐渐在向北移动,且随着种植面积和规模的逐渐扩大,倘若东北地区发生冷害,影响非常严重。应用遥感数据对于玉米冷害的监测目前并不多见。本文利用2005-2014年MODIS双星平台数据,选取MODIS高质量的LST数据建立关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矿质元素,比如碳、磷、钾、氮、钙、镁、硫和硅等元素,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质,是一种可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本试验的秸秆数量梯度分别为0、3750、7500、11250、15000 kg·hm-2;以不施秸秆作为对照。微区设计,微区面积5m2,三次重复。播种前按照试验方案将玉米秸秆均匀撒在小区内,用旋耕机进行深度12-15cm的常规旋耕
为探讨秸秆条带还田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形成、土壤水氮及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在辽宁省铁岭市张庄试验站开展了田间控制试验。设秸秆条带还田(秸秆条带旋耕和沟埋还田)与常规秸秆还田两类还田方式,采用"3D-Monolith"方法对土壤与根系进行取样和测定,研究了田间不同秸秆条带还田处理对土壤结构、水氮分布及根系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条带还田可提高玉米田间出苗质量,
秸秆是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进一步增加作物产量。本研究以位于内蒙古东部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典型黑土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5个不同秸秆还田量(9000、10500、12000、13500、15000kg/hm2,CK为0)对黑土地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阐明秸秆还田后,随生育进程逐渐腐解、向土壤转化过程中土
本文主要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膜残留存在的严峻现实问题,开展不同降解速率的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下的降解特性及其对农田水土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通过2年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了可降解地膜降解进程及地膜覆盖下土壤水-热-盐-氮变化特征,并探索了不同降解速率地膜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该地区筛选适合当地作物生长的可降解地膜,以及农田节水节肥、高产增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研究结果对于缓解塑料地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