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方式的临床疗效,对心功能情况、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电解质紊乱情况、透析并发症、死亡原因构成、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比较,以探究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较佳的肾替代治疗方式。方法 对2010年01月~2019年06月收治我院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及血透室的117例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首次进行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血液透析(HD)组60例、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5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透析前后充分性、营养状况、电解质紊乱情况、透析并发症、死亡原因构成、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BMI、平均动脉压、心率、血脂、电解质、白蛋白、肝肾功能、心功能、病史及用药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在心功能方面:透析前两组NYHA分级、NT-proBN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组较CAPD组NYHA分级、心衰再住院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充分性方面:血液透析组明显优于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组。两组患者在随访终点时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血液透析组血肌酐、尿素氮值比腹膜透析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随访终点两组间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内血清白蛋白升高,透析前至随访终点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腹膜透析组血清白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终点时,HD组白蛋白水平与CAPD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随访终点时血红蛋白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电解质,血脂影响方面,患者在CAPD组透析前后比较,血钾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HD组透析前后血钾相对较为稳定(P>0.5)。HD组与CAPD组血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动脉压、血脂等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控制方面,腹膜透析组优于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及重度感染等是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CAPD组死亡9例,占总人数的15%。HD组死亡4例,占总人数的7%。HD组死亡率较CAPD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透析组心脏性疾病占总死亡率的46.2%。其中CAPD组重症感染人数4例,占死亡人数44.4%。HD组重症感染人数0例,占死亡人数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在清除肌酐、尿素等小分子代谢产物方面明显优于腹膜透析;血透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钾较前升高,而腹膜透析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钾明显下降;两种透析方式在随访终点时平均动脉压、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膜透析组心率控制较佳;心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及重度感染等是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CAPD组死亡9例,HD组死亡4例。HD组死亡率较CAPD组低。其中CAPD组重症感染人数4例。HD组重症感染人数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为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并发症均较多,选择适当的、并及时更换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得出了对终末期肾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在心功能改善方面、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电解质影响情况、死亡率等比较,效果要优于腹膜透析治疗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