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和对长春市朝阳区永昌社区眩晕(高血压病)患者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合中医“治未病”之未病先防理论,探究中医药在眩晕(高血压病)中的有效运用,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指导和科普宣传,预防或延迟本社区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方法:1、2014年5月简单随机发放15份调查问卷,针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门诊和长春市永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普通患者进行预调查,回收15份,回收率100%。进行调查分析后对题目做出适当修改。2、2014年6月—2014年12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结束后向自愿参加我调查的普通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3、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交叉分析、差异性分析、统计描述相结合,分析眩晕(高血压病)客观题目频数分布,运用频数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组间采用秩和检验。4、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未病先防的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药在眩晕(高血压病)中的有效运用,总结并归纳。结果:1、调查共发出238份问卷,自动脱落7份,最后回收231份,回收率97.06%,作废无效问卷4份,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共227份;2、主客观:调查对象基础防治水平较差,对眩晕(高血压病)专业防治认知差;3、不同年龄分段、是否有高血压、文化程度、月收入和职业在客观防治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客观防治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在客观题正确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加强眩晕(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常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中医药素养摒除固有错误观念,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尝试多样化方式开展宣传工作。2、注重先天禀赋、饮食结构、情志调节、运动锻炼、血压监测、中风风险等影响;特别是四十岁以上患者更应注意调补肾精。3、本病应遵循“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中医眩晕治疗原则,注重与脏腑联系,推广简便易行的中医特色防治方法,关键是中医药实际疗效能够得到患者认可。4、加强对社区低收入、低学历、高年龄、离退休人员人群中医眩晕病未病先防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