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生代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是我国乃至世界恐龙、鸟类、被子植物等动植物化石产出最为丰富的地层,而辽西地区义县组地层主要分布于金—羊盆地和阜新—义县盆地两古湖盆。两古湖盆沉积的义县组地层特征不同:阜新—义县盆地义县组发育最完全,火山亚旋回层次分明,而沉积地层延伸稳定,前人均选取该盆地马神庙—宋八户剖面作为义县组的标准剖面;而金—羊盆地北票四合屯地区义县组地层最为发育,但总厚度小,除尖山沟地区外沉积地层均较薄,但该地区化石种类丰富,带羽毛的恐龙、鸟等珍稀化石主要见于该盆地尖山沟层。关于两地区义县组地层对比,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各学者选取的地层剖面不同,且地层对比选取的主要依据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得出的对比结论也大相径庭。1999年潘华璋、朱祥根首次在金—羊盆地义县组地层中发现本文所研究的标志层,其后,2003年姜宝玉在北票四合屯至李八郎沟义县组剖面下部亦发现该标志层。2007年巩恩普等人首次在义县地区王家沟义县组大康堡层中发现标志层。通过作者的实地勘察,确认三位学者所指均为义县组地层中的同一地层。标志层的出现,为金—羊盆地和阜新—义县盆地的义县组地层对比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对比标志,为结束各学者各执一词不能得到统一认识这样的局面提供了可能。本文的完成建立在详细的野外记录、仔细的室内观察和参阅大量前人基础资料之上,总计野外工作时间5个月余,室内工作时间约10个月,具体工作量包括:野外实测3条剖面,确认5条前人绘制的剖面,采集样本300余块,磨制薄片10片,参阅论文300余篇。通过室内资料的整理和野外实地勘探,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标志层横跨金—羊盆地和阜新—义县盆地两个古湖盆;(2)标志层形成于滨、浅湖环境,火山物质的缺乏说明当时火山活动性减弱;(3)北票含珍稀古生物化石层(尖山沟层)与义县地区大康堡层在沉积时间上是基本一致的;(4)总结前人对比两地区的依据和结论,辽西地区义县组地层对比工作中,生物化石组合是比较可靠的对比依据。而最直接的岩层证据在两地区义县组地层对比的可靠性最高,现发现这样的岩层除本文研究的含管状碎屑钙质岩层外,还有张立东等人在两盆地均发现的枕状熔岩和淬火岩;(5)标志层在两古湖盆同时出现证明之前认为独立沉积的两古湖盆金—羊盆地和阜新—义县盆地在标志层形成时期很有可能是相互联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