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劳森真理意义观探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研究意义,逻辑在于求真,从语言的角度探讨逻辑中的真理问题已经成为西方语言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那么什么是真?为何要研究意义?真与意义,或者说,意义与真理二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二者是同一的?又或者二者是分离的?关于真与意义的争论此起彼伏,20世纪语言哲学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正是由此而构成。斯特劳森是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同时他在真与意义的争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的真理意义观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研究。本文旨在梳理两种真理意义关系观点的基础上,借助于对斯特劳森真理行为理论和指称理论的分析,来揭示他的真理意义观。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叙述基于逻辑的“真”之理论渊源与基于语言的“意义”的理论渊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真与意义二者是如何产生联系的,有及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看法,以便对二者的关系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旨在探析斯特劳森的真理观。真理行为理论是斯特劳森真理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章着重讨论这一问题。斯特劳森的真理行为理论主要是通过与奥斯汀围绕着“为真”问题的激烈争论,呈现出来的。尽管他有关“陈述”与“事实”问题的具体论述不够细致深刻,甚至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但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本身以及理论中提出的话语框架等概念,却能给后人的思考以启迪。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另一重点,主要探析斯特劳森的意义观。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集中体现了他的意义观。这一理论是在对罗素指称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是为了讲明意义与指称、意义与论断(即判断真假)之间的关系。本章旨在通过分析,表明斯特劳森指称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他反对意义等同于指称的观点是合理的,同时他在分析中引入语境、预设等概念也有着十分进步的意义;而指称理论中常常作为副产品被抛弃的“表达式功能的划分”实际上却对于他的指称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项目因为传输资源的限制而造成项目覆盖范围受限。为解决此问题,文章提出采用SM/GPRS方式传输监控数据,阐述了SM/GPRS技术在定时扫描与控制通信
LINNKomri音箱外形高大,上部为重放100Hz以上频率的4K音响阵列,下部为2个低音单元的箱体结构,并配合多种技术,有着极佳的听音效果;根据Komri音箱特色,给出了一套听音配置.
1942年Lansteiner及Chase二人实验证明,迟发性变态反应可由活的白细胞被动转移而不能由免疫血清转移,建立了细胞免疫的概念。此后,Lawrence于1949及1952年先后从对结核菌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