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浸润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膜内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盆腔引流与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置引流两种术式,观察两组的术后病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淋巴囊肿的形成、盆腔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探讨行腹膜内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盆腔引流的可行性。方法:自1993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将行根治性手术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分为两组,施行不同途径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一组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内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不放置盆腔引流,称为无引流组;另一组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置引流,称为引流组。除分别记录患者的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细胞学类型、分期,以及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输血率外,重点记录了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淋巴囊肿的形成、盆腔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记录的数据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费歇尔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项试验中,记录的有效病例共152例,其中无引流组病例69例,引流组病例8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细胞学类型、肿瘤分期及盆腔淋巴结受累情况均相似;无引流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4±35.2)min,引流组为(187±29.8)min,无引流组要明显低于引流组(P<0.05);无引流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天,引流组为15天,无引流组也低于引流组(P<0.05);无引流组在住院期间有26例患者出现尿潴留、淋巴囊肿形成等术后并发症,而引流组中有36例(分别为37.68%与43.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引流组中14例患者(20.29%)出现盆腔淋巴囊肿,引流组中有12例(14.4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有症状淋巴囊肿在无引流组中为3例(4.35%),引流组为2例(2.41%,P=0.34,),两组无显著差异;无症状的淋巴囊肿无引流组有11例(15.94%),引流组有10例(12.05%),无引流组稍高于引流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盆腔感染无引流组中有2例(2.90%),引流组有9例(10.84%),无引流组明显低于引流组(P=0.045)。无引流组中8例出现术后尿潴留,引流组12例,无引流组低于引流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引流组与引流组相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90%和3.6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根治术的宫颈浸润癌患者,采用腹膜内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盆腔引流与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置引流相比,术后淋巴囊肿的形成率两组相似,而且,无引流组的盆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引流组;无引流组手术过程操作便捷,创面小,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引流组;不放置引流管还能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对于子宫颈浸润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腹膜内淋巴结清扫术后,不放置盆腔引流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