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ease,PD)又被称为震颤麻痹,它是以中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及路易小体(Lewy bodies)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锥体外系变性疾病,其多见于老年人。目前,对PD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为主,但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或者逆转病情的药物。药物疗效不佳时则采取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仍无法维持疗效的长期性,且其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明确,很难被广泛应用。也有提出基因治疗及移植治疗,但均处在研究阶段,未被正式的应用于临床。针灸是一种传统的纯自然疗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PD的治疗中。而电针疗法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通电的一种疗法,使针刺的疗效能够得到进一步维持,电针能显著提高PD模型大鼠脑内DA含量,加强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通过电针刺激,调节机体的阴或阳,对机体的偏盛偏衰现象起到兴奋或抑制作用,从而使机体趋于平衡状态,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电针对神经系统的DA能神经元的调节作用是很明显的,对PD的治疗及机制的研究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电针风府穴、太冲穴治疗PD模型大鼠,研究电针对PD大鼠行为学、中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蛋白酶体各亚基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的影响,探讨电针对P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的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制备PD模型大鼠,假手术组采取与模型组相同方法注射等量的DMSO溶液;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取“风府”“太冲”行电针治疗。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按照行为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量;Western-blot法检测黑质部20S(α+β)、20Sα亚基及NFκB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质部20Sβ1、β2、β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变化;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异常行为学表现明显改善(P<0.05);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无异常行为学改变;模型组大鼠TH、20S(α+β)、20Sα及20Sβ1、β2、β5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NFκB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均P<0.05)。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TH、20S(α+β)、20Sα及20Sβ1、β2、β5表达高于模型组,电针组大鼠NFκB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电针疗法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异常的行为学表现,增强蛋白酶体功能,降低NFκB的活性,提示电针治疗对PD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DA能神经元的进一步损伤,推测针刺防治PD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蛋白酶体系统功能,降低NFκB的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