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非均衡化发展阻碍了“教育公平”理念的实现,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引起了一系列有违社会公平的现象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若实现教育均衡化,必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一方面,教育均衡化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义务教育均衡化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必经阶段,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化并非绝对的平均化,他是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的特色发展。 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而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对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基层政府究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促进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呢?本文以冀中南N县为例,以基层政府角色为切入点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对N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失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基层政府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分别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政府角色进行了界定,并对教育公平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进行了阐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均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立足于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有平等权力和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以什么样的角色去分配和部署教育资源至关重要。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对如何提供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维护教育公平,无疑要做出探索和努力。 第二部分是N县政府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角色失范及原因分析: N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失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政府缺位导致城乡学生人数分布失衡、政策倾斜县城导致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通过分析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基层政府失范原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公共教育政策偏失、基层政府在教育管理主体定位有偏差、教育行政管理行政化、督导制度不完善。 第三部分是对国内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在该部分中,笔者从人力、物力、财力、监督四个方面对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人力方面主要包括教师资格的取得、如何平衡师资、如何培训;物力方面主要包括教学条件的改善;财力方面主要包括教育经费的筹集、教师补贴制度和如何扶助弱势群体;监督方面主要包括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和义务教育均衡化状况的监测。此外,笔者还列举了国内三个成功案例,即联合办学、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建立和学区化办学模式。笔者认为,这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非常有益的借鉴。 第四部分是基层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角色重塑:主要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基层政府角色重塑的实现路径分析。针对N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基层政府进行了定位,分别是教育公平的守护者、教育经费的保障者、教育资源的组织者、均衡发展的监督者和评估者,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基层政府角色的重塑路径。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发展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义务教育阶段是关乎中国亿万少年成长的阶段,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化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未来。基层政府必须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做到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