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氨酸作为含硫必需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是蛋白质的构成成分,而且是mRNA翻译的起始氨基酸。其下游产物硫腺苷甲硫氨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甲基供体,同时还具有转硫、转氨丙基的作用;其衍生物硫甲基甲硫氨酸是重要的硫转运分子,与生物硫代谢密切相关。蛋氨酸能促进动物身体及毛发生长,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参与血球素的形成。缺乏时会引起食欲减退,体重迅速下降,还可引发脂肪肝、卵磷脂缺乏、毛发变质、肌肉萎缩和贫血等现象。人和非类反刍动物不能自身合成蛋氨酸,只能依靠日常膳食摄取,但目前主要作物的蛋氨酸含量普遍较低,大豆作为优质蛋白来源,蛋氨酸含量仅占种子总蛋白的1.1%-1.6%。现有大豆品种资源蛋氨酸含量遗传变异相当有限,给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培育高蛋氨酸品种带来了很大限制,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胱硫醚-γ-合成酶(Cystathionine-γ-synthase,CGS)是蛋氨酸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O-酸高丝氨酸(O-phospho-L-homoserine,OPH)形成胱硫醚,胱硫醚在胱硫醚-β-裂合酶、甲硫氨酸合成酶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最终生成蛋氨酸。CGS与TS的Km值相近,对OPH的利用效率取决于这两种酶的含量。大量的研究表明CGS的表达受到底物的反馈抑制。因此,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调控时,需对CGS基因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减少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对拟南芥CGS的研究表明,其N端99-128位的30个氨基酸与催化作用无关,将其删除后反馈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过量表达这种N端删除的CGS基因更利于培育蛋氨酸含量提高的转基因植物。本实验室用N端删除的AtCGS基因(D-AtCGS)转化大豆及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进行蛋氨酸合成调控研究及高蛋氨酸大豆的分子育种,目前已成功获得了多个转基因株系。   本实验以N端删除的AtCGS基因D-AtCGS为目的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D-AtCGS进行了原核表达,制备了抗血清,并利用制备的抗血清对本实验获得的多种转D-AtCGS基因大豆材料和都可模式植物百脉根进行了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检测信号明显高于野生型对照,最终成功的建立了D-AtCGS转基因植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可为植物CGS表达调控研究及大豆和其他作物的CGS转基因植株检测提供理想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对从大豆种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考察了酸提取工艺中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浸泡、浓缩、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果胶提取收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法对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从中膜向内膜下间隙的迁移和过度增生是高血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F18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水肿病和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而仔猪水肿病和仔猪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F18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直接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共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