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囊小夹板通过动力气囊压垫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移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智能气囊小夹板通过动力气囊压垫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侧方移位、成角移位、旋转移位的压强调整大小进行量化研究,验证其纠正桡骨远端骨折残余移位的有效性、复位后的腕关节生物力学固定稳定性。方法:以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3.1型骨折为研究对象,通过Mimics 15.0,Imageware 13.0,Ansysworkbench 15.0等三维FE建模分析软件,参照顾东云主编《骨折分类三维图典》仿真建模,建造桡骨远端伸直位损伤机制AO C3.1型骨折及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背侧与桡侧1cm侧方移位、掌侧成角30°移位,旋转成角30°移位。高效仿真模拟智能气囊小夹板固定后通过动力智能气囊压垫压强调整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移位,对残余移位纠正距离及角度大小与气囊压垫压强调整大小之间关系进行量化研究,并对残余移位纠正后的腕关节骨与软组织生物力学固定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FE分析研究得出,在智能气囊扎带压强恒定载荷下,动力气囊压垫压强连续调整过程中,腕部的应力云图深染主要集中分布在腕背侧及桡侧,以气囊压垫存在部位的骨折断端为著,FE分析软件计算得到C3.1型骨折腕关节局部软组织应力最大值为0.080592MPa,骨折缝处应力值为2.1259MPa,纠正桡侧残余1mm移位需调整气囊压垫压强大小约2.4KPa,背侧1mm移位需调整压垫压强大小约1.3KPa,纠正5°成角移位所需调整气囊压垫压强为4.7KPa,纠正旋转成角5°所需调整气囊压垫压强为3.3KPa。骨折复位后将动力气囊压垫泄压,此时,骨折块间的摩擦力及气囊扎带的约束力可有效维持复位效果,并防止其再移位。结论:智能气囊小夹板对桡骨远端C3.1型骨折固定稳定。在残余移位纠正中,可通过调整动力气囊压垫压强有效纠正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背侧与桡侧1cm侧方移位、成角30°移位,旋转成角30°移位,气囊压垫泄压后外在气囊扎带的恒定约束载荷与骨折块间的摩擦应力可维持复位后的固定效果,并防止其再移位。
其他文献
幼儿英语教育是对英语的初期启蒙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学习和接受英语,同时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其培养目标是幼儿对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能力,将英语教育寓于相应的游戏以及
与CCD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成本更低、功耗更低、体积更小,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采集领域。应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列并行ADC架构可以在帧频、填充因子、面积、功耗等
目的研究体育康复锻炼对促进肺癌患者术后肺活量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外,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
目的:本项研究旨在比较循经远近配穴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者因依从
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整理古代医籍中有关"同病异治"的论述以及近年的研究成果,疏理"同病异治"的理论源流,分析"同病异治"的
本研究在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古塬豫地坑院文化旅游景区的规划方案为例,研究探索了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地坑院所包含的建筑景观、村落景观、民俗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为主要作用的参麦芩苡汤对中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组方原理与作用机制,以期进一步总结与推广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
目的:观察傣医烘雅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用腰牵+烘雅治疗,对照组用腰牵+电针、神灯治疗。结果:治疗组86例,治愈61例,好转23例,总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直接干预来切断左侧臂丛神经致使大白兔左上肢残疾从而构建废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或病变对局部骨质的影响,为失神经化废用性骨质疏松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