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模式下高校新校区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以南昌市高校新校区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教育”的方针政策下,南昌市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高校以此为发展契机,扩大招生规模。为满足大规模招生的需要,大部分高校选择了在南昌市郊区重新规划新校区。新校区入口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了许多情况,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根据观察调研,精心打造的校园主入口空间“人烟稀少”,而简单处理的次入口空间却“人满为患”。  本课题正是基于该情况对校园次入口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探寻其自身的功能,以及在与校园空间、城市空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得出其“倍受青睐”的原因,然后在与老校区入口空间的对比中发现自身的值得改进的地方,为后续的改造实践提供参考。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认识。首先阐述了南昌市高校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背景、目的,接着对研究范围和相关理论进行说明,最后给出本课题研究的框架和具体的方法。第二、三章属于基础研究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次入口空间自身的功能及空间形态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与校园空间、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整理。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部分,对于特定的空间场所而言,人才是空间的主体,因此,本章基于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将高校新校区次入口空间与老校区入口空间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主要阐述了次入口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并对具体原则的相关措施经行说明。第六章为全文总结部分,笔者对设计原则进行了强调。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我国对近代建筑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些成果多是针对近代的砖石建筑,而同样是近代建筑的一部分——近代木
20世纪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城市的现代化研究成为极富生命力的学术领域。随着进入21世纪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各个大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空间外拓,迎来了发展的新
深圳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目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特区外城市建设在特区内的影响下也取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婴儿出生率的下降,高龄少子化现象日趋明显,老年人口数的增加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此一现象不仅在工业化国家如此,开发中国家亦然。就以台湾地区而言,根据
注重城镇景观形象,塑造城镇特色景观,是当今我国城镇建设中一个不断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川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忽视城镇
学位
自1899年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起,几代学者以全球不同地区的城镇形态为研究对象,逐渐形成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等三大国
本论文是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江苏近代建筑。由于江苏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近代建筑发展不平衡,建筑类型也各有侧重,在此条件下,本文突
当代民居保护与改造问题不断升温,在保护原貌和改造两者都须兼顾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就是形式主义上的改造。但是形式上的保护性改造必须要保证在改造完成之后,建筑本身应该符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灾害却屡见不鲜。特别是以地震为代表的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   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