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的江苏省市县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城市化保持高速发展状态,人口城市化率不断升高,1978年人口城市化率为17.92%,2019年末上升到60.60%。不合理的城市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胁迫,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可以揭示生态环境的胁迫因子,为城市发展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上,区域生态系健康评价研究更侧重空间维度,更强调不同种类生态系统的空间镶嵌布局,因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对江苏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并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进行定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理论为基础,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总结基于土地利用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使用ArcGIS、Fragstats等软件,基于土地利用矢量图,结合相关文献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特点,选取净初级生产力、景观指数、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等指标,构建“活力-组织力-恢复力-服务”模型,对2000、2005、2010三个时间节点的江苏省市县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测度。此外,本文从省级、设区市、区县三个尺度上基于土地利用二级分类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子目标层指标的变化及差异,并结合空间分析结果,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生态系统健康变化情况,确定各县区主要影响因子。选取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指标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在县区尺度研究城市化等指标与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最后,基于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各县区、地级市主要影响因子及驱动因子,对各区域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江苏省全省及各区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剧烈变化,其中2005-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高速增长。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是草地、滩涂、滩地面积减少,农村用地不断城市化,建设用地面积高速增长,其中建设用地主要由草地、农业用地、坑塘转化而来。江苏省全省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服务均呈现逐渐好转的态势,恢复力有所下降。总体而言,2005年和2010年江苏省生态系统健康质量高于2000年,健康程度差及较差的区县数量均小于2000年,健康区县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不健康区县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具体而言,较健康与健康区县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吴江区,淮安市的金湖县、盱眙县、洪泽县,无锡市宜兴市,扬州市宝应县和高邮市,宿迁市泗洪县等。健康程度差及较差的区县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市、泰州市、徐州市、南通市东南部、镇江市及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集聚效应。最后,经相关性分析,人口密度主要对活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均GDP与生态系统活力呈现负相关,与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产业链开始蓬勃发展,行为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开始冲击人们的眼球,但是民众对于行为艺术的认同感却值得商榷,有些
目的探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术
根据中科院《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和科技部《2011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11年,贵州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由2010年的第29位上升至24位,排名增幅居全国首
绿洲是干旱区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蒸散是干旱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的排泄方式之一。宁夏沿黄经济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带,对该区域的绿洲和蒸散发的研究在水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化发展的今天,跨境电商作为我国新兴的飞速发展的行业,有越来越多传统企业以及创业者纷纷加入了以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进行B2C跨境出口贸易。而亚马逊卖家运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其具有的“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
伴随着中国铁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薪酬结构设计是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