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社会矛盾复杂程度加深,公共安全风险增多,防范化解管理难度大,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应对新时期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政法机关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打击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主要依靠力量的公安侦查人员,必然要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要求。但是,从实践看,我们现行的公安侦查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与一些更早的开展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是在绩效考核方式、录用方式、培训模式上,还是在管理模式上都有相当的距离。本文对广州市公安侦查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胜任力理论成果基础上的。胜任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于20世纪中后期提出,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部门、私人企业等领域,成为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胜任力理论及胜任力模型的提出和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变革、与政府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迫切需要、与管理科学和应用心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胜任力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结合现实状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相同的的工作环境下,从侦查人员个体自身素质考量,导致不同的侦查人员个体取得差异性的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胜任力模型如何应用于提高公安侦查人员的整体办案能力中。其后,通过对定义为绩效优秀的人员开展访谈,从中提炼形成广州市公安侦查人员素质构成要素,为调查问卷设计收集信息,并建立初步的模型。随后为更完善模型又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全面描述,从而建立广州市公安侦查人员胜任力模型。通过在公安侦查人员录用程序、培训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中适当运用胜任力模型,提高公安侦查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时代对这个职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