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成骨不全一家系基因突变及初步探讨其眼部特征方法抽取17名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及鉴定其基因组DNA;选择与已知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和排除性分析;利用LINKAGE软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连锁分析,利用Cyrillie 2.0软件进行单体型构建;对候选区域进行基因克隆,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DHPLC对基因突变进行鉴定;对已确认的突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家系成员V:3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并测量部分眼部参数,包括:视力、眼压、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结果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COL1A1(17q21.3-22.1),并排除了COL1A2基因;单体型分析显示微卫星分子标记D17S1293,D17S1180,D17S1319,D17S788在家系患者中出现共享;连锁分析显示,在θ=0时,致病基因与微卫星D17S1180,D17S1319紧密连锁(LOD值分别为2.91,2.20);对COL1A1基因进行测序,发现第2464位碱基(位于36号外显子)由野生型C突变为T(C2464T),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Gin)变为了终止子(Q644x);利用DHPLC对该家系其他成员及100例正常人的COL1A1基因36号外显子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发现突变仅存在于患者,非患者及100例正常人中未检测到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OL1A1基因644位氨基酸位点(谷氨酰胺)位于一个高度保守的区域。临床检查发现家系成员中所有患者巩膜均呈淡蓝色;家系成员V:3的眼部参数测量结果为:视力OD 20/10,OS 20/10;眼压OD 14.7mmHg,OS 18.3mmHg;角膜曲率OD K1 43.3D,K2 43.6D;OS K1 43.0D,K2 44.0D;眼轴长度OD24.03mm,OS 24.23mm;中央角膜厚度OD 434μm,OS 441μm。结论1.COL1A1基因Q644X突变可以导致成骨不全。2.成骨不全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