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甘南玛曲常见7种主要饲草的干草产量、高度、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各品种之间的产量性状、营养价值,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玛曲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草地的植被特征及多样性变化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应用灰色关联度对以上饲草进行综合评价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甘农1号苜蓿、绿麦、箭筈豌豆、垂穗披碱草、新疆大叶苜蓿、燕麦、天然草地、红豆草。(甘农1号苜蓿为参考品种),评价结果与牧草的实际表现比较一致。(2)天然草地干草产量约为2882kg/hm2,其高于新疆大叶苜蓿、甘农1号苜蓿、红豆草和箭筈豌豆,低于绿麦、燕麦、垂穗披碱草,说明豆科饲草产量较低。(3)天然草地的土壤容重和pH均低于人工草地和“黑土滩”,而含水量却高于后者;“黑土滩”在经过人工草地建植恢复后,土壤物理性质好转,结构明显改善。(4)人工草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并且表层土壤养分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相反速效养分则建植年限的增加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人工草地的建植有助于退化草地草地养分的增加,对草地生态恢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作为玛曲“黑土滩”草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5)天然草地的群落中优势种为早熟禾(Poa pretens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优势度分别为0.798、0.627;燕麦地的杂草主要有香薷(Elsholtzia ciliate)、蓬子菜(Galiumverum)、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优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0.204、0.142、0.082;两年生披碱草地中,披碱草处于优势地位,但杂草产量占群落总产量的6%以上,必须进行适当的除杂;“黑土滩”由于退化,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草产量从839g/m2降为62g/m2,生产能力降低,因此必须进行封育。(6)人工草地地投入主要在前期,三类草地的产出投入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草地>燕麦地>披碱草地,表明天然草地的经济效益最高。因此,在草地利用过程中应优先保护天然草原,不使其退化;对于一些严重退化地区可通过建植一年、多年人工草地,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