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居民世代传承下来的财富,同时也连接着当地社会居民的情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居民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本地传统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后,会反映在居民的心理、态度等方面,称为开发影响的综合感知与态度。同时引入地方感的概念,探索居民地方感对居民的开发影响感知及其态度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宁波市两个采用生产性开发模式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黄古林草席编制技艺)作为案例,采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Spss17.0和 Amos21.0,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开发感知及其态度与地方感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地方感、开发感知和态度的模型。借鉴旅游领域关于居民感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案例地实际情况构建模型,包括地方感、居民正面感知、居民负面感知、居民态度,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数据,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地方感直接影响居民的态度,地方感越强,居民的态度越积极;居民的地方感也可通过居民正面感知间接影响居民的态度,居民的地方感正面影响居民正面感知;居民正面感知正面影响居民的态度。 (2)将模型结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下居民的感知进行对比后发现,生产性开发方式更适合非遗的传承,生产性开发方式下,居民的负面感知较弱,因此对当地的非遗的开发持积极态度,有利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发展。 (3)处于不同开发阶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居民感知不同。慈城镇的慈城年糕的开发阶段较古林镇的黄古林草席的开发阶段更成熟,因此慈城镇居民对慈城年糕开发影响的各项感知也更为赞同。在居民正面感知各项中,慈城镇居民更赞同正面感知中的社会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方面,表明慈城镇居民更赞同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式给他们带来名声上的收益。而古林镇居民更赞同正面感知中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虽然黄古林草席现今处于开发初期,但随着草席销售渠道的增加以及当地政府对传承人和制作手艺的保护,古林镇居民对当地草席的开发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 (4)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居民感知有差异。在慈城镇样本中,年龄越长,地方感、正面感知越强;文化程度在初高中的居民的地方感和正面感知明显低于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和小学以下的居民;企事业人员、服务销售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正面感知和态度均高于学生;居住时间越长,居民地方感、正负面感知越强、态度越优。相对于不从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的居民,从事相关行业居民的地方感、正负面感知均更强、态度更优。古林镇样本中,各个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在居民的地方感、正负面感知和态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5)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增强居民地方感;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开发竞争力;发挥政府支持作用,扶持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生产性开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宣传;保持其原真性的时候还要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