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之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翻译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尽管其在各类文艺理论教材中少有提及,与其相关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但这并不能抹煞李长之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本文拟以李长之的文艺批评为研究对象,抓住其“体验性”与“整体性”深入论述,并力求探讨其在文艺批评史上的独特价值。全文分为引言、上篇、下篇、结语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李长之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目标。上篇着重探讨李长之文艺批评的体验性。李长之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艺批评注重体验的特征,又以西方文艺批评中的科学体系为支撑,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准绳,具有深厚的理论阐释性和普适性。在批评实践上,李长之注重把体验与文本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体验——语言”批评思想。某种程度上,这是对“五四”时期那种注重启蒙、强调“明白清楚”、缺乏情感的工具性语言观的纠偏。下篇分析了李长之文艺批评融“文化——文艺——教化”为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思想。李长之认为,文艺批评应与教育联系起来,发挥其教化作用,其实质是“美育救国”思想。在此基础上,李长之从文艺批评上升到文化批评,提出了“五四”是启蒙而非“文艺复兴”的观点。无论是从当时还是现在来看,观点本身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超越性,但也应对其移植域外概念、机械理解的做法,保持警惕性;为实现中国文化真正的“文艺复兴”,李长之主张依托传记批评,吸纳传统文化中的“完人”、“生命力”资源,以重铸现代人格和精神。而“完人”的理想人格,是有其深厚的中西文化渊源的。结语进一步讨论了李长之文艺批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