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变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现代工业、国防领域的结构安全和工况监控,对保障装备安全高效运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大量的在线、原位、动态监测需求变得日益迫切,随着微机电、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传统装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对应变检测的需求范围和方式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变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现代工业、国防领域的结构安全和工况监控,对保障装备安全高效运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大量的在线、原位、动态监测需求变得日益迫切,随着微机电、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传统装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对应变检测的需求范围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应变监测难以满足新的应用要求,研制新型无线无源、微型、适用于各种特殊环境下的应变检测技术,成为先进制造、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新技术发挥实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声表面波(SAW)应变检测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无线无源特点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应变检测需求,其基本原理和可行性已被领域内研究人员所熟知。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SAW应变检测技术的应用层面,缺乏对其建模设计方法和杂波模式抑制的深入研究。随着传感器微型智能化和多阵列融合的发展趋势,对SAW应变敏感单元的性能和优化设计理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围绕高性能SAW应变敏感单元快速智能优化设计问题开展SAW应变敏感单元建模方法与横向模抑制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有限元法(FEM)对SAW应变敏感单元的总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以石英作为压电基底材料建立了SAW谐振器的准三维周期模型,研究了谐振器的压电基底切型、电极材料和厚度等总体结构参数对其性能参数包括相速度(Vp)、机电耦合系数(K~2)、温度系数(TCF)和应变敏感系数(SCF)的影响,并对总体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2)基于耦合模(COM)理论、P矩阵和粒子群(Partical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提出一种SAW应变敏感单元结构参数的自动优化设计算法,并对SAW应变敏感单元的电极常规参数(包括IDT对数、孔径、反射栅对数、IDT与反射栅间隙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分析SAW谐振器模型明确PSO算法的种群输入、目标输出和约束型条件,联合COM理论和P矩阵得到适应度函数完成PSO算法的建立,将建立的优化设计算法应用于SAW谐振器结构参数的自动优化设计,进行SAW谐振器最优结构参数的探索与分析,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了该优化算法的有效性。(3)基于Piston模式对SAW应变敏感单元的横向波导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横向模抑制研究。基于标势理论和抛物线近似给出了Piston模式激励机理以及一个新的理论设计准则;通过建立Al/ST-quartz SAW谐振器的三维有限元周期模型,研究了孔径间隙Gap宽度对SAW谐振器性能的影响;采用“Hammer-IDT”型结构对SAW谐振器横向波导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研究了该结构的引入对SAW谐振器应变灵敏度的影响。(4)对现有二维耦合模(2D COM)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新型广义化的2D COM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SAW应变敏感单元横向模的进一步抑制研究。基于声表面波二维波动方程和泰勒近似建立了新型2D COM方程,给出了2D COM参数的详细提取方法和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模块(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PDE)的求解方法;将建立的新型2D COM理论模型分别应用于以ST切石英和YX-42°钽酸锂(Li Ta O3,LT)为压电基底的SAW谐振器仿真实例中,通过与一维耦合模、常规二维耦合模、薄板理论、有限元法等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2D COM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及其求解方法的实用性;将该理论模型应用于SAW应变敏感单元的横向模抑制研究,建立了“Hammer-IDT”型SAW谐振器的COMSOL PDE模型并进一步地优化了“Hammer”结构的尺寸。(5)基于本文的仿真设计制作了三种不同横向IDT横向结构的SAW谐振器,完成了其自身性能和无线信号传输能力的测试分析,并将其作为SAW应变敏感单元,基于等强度悬臂梁搭建了SAW应变敏感单元的无线测试实验平台,完成了SAW应变敏感单元的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
其他文献
5G时代,网络呈现万物互联、以信息为中心化、虚拟化的趋势,其低时延、广连接、强鲁棒等特点可以满足各种垂直行业(如能源、工业控制、交通等)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智能电网被认为是5G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应用场景,5G技术的引入为智能电网中信息的高效传输、能量的可靠分发及资源的灵活调度提供了有效支撑。作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能源网络是现代工业和经济活动的支柱,5G技术的引入不断驱动着新型智能电网的革新和发展。
在传输和接收过程中,语音信号不可避免地会混入噪声信号,语音增强技术的目的是从被噪声污染的信号中恢复理想语音信号,在通信系统接收端、远程会议、智能家居、驾驶舱等不同场景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过去的几十年间,语音增强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代表性的的语音增强技术有谱减法、维纳滤波、统计模型法、子空间法等。噪声场根据空间相干性可以分为:扩散噪声场、非相干噪声场、相干噪声场,其中相干噪声场由远场点源噪声产生。
行人重识别技术是安防监控领域的关键性任务之一,是计算机视觉领域近年来深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在无重叠的视频监控网络中,对于摄像头中给定的某个行人,行人重识别的目标是检索到该行人在其他摄像头下出现的所有图片。作为自动识别目标行人的技术,行人重识别能够在安防监控系统中对感兴趣的个人进行快速定位,可以广泛应用于行为监控、分析和预警等实际问题中。随着大规模计算资源的提出,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自动学习特征用于分类
现代电力器件与电子设备对于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日益增高,所以设备附近的电磁干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磁敏感场合对于环境中的电磁发射有明确的条例规范,例如汽车电子的CISPR25以及航空无线电的GB6364。对于通过电磁进行能量传输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PT)而言,其工作时会产生谐波干扰从而对附近电磁敏感设备造成影响。中国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
智慧出行依赖于对实时路况等城市交通环境信息的准确及时获取与利用。随着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爆炸式普及,车辆群智感知作为新兴的感知模式,利用车载智能终端从城市环境中感知获取信息,可以完成传统无线传感网络难以处理的复杂任务。车辆群智感知具备感知节点数量多、移动速度快、感知数据规模大和部署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出行系统的诸多应用之中。然而,当前车辆群智感知覆盖在时空上仍存在盖不全和
脉宽更窄、峰值功率更高的光脉冲一直是高精度测量、材料加工、信号处理等诸多应用的追求。锁模技术作为飞秒脉冲的主要产生手段,在过去几十年发展迅猛。依靠偏振控制和Kerr非线性的非线性偏振演化(Nonlinear polarization evolution,NPE)锁模因其结构简单、性能优越而成为实现锁模激光器的重要选择。通过精细的偏振调节,NPE锁模激光器可以产生各种脉冲状态。然而,NPE锁模激光器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主动传感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由于通过SAR获取的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使得对SAR图像解译变得至关重要,其中,SAR图像目标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样本数据少、训练容易过拟合、相干斑噪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如何提取SAR图像特
DNA纳米技术以DNA分子为基本组装材料,通过特异的碱基互补配对,可自组装形成多种多样的、具有可编程性的DNA纳米结构。利用DNA纳米结构的可寻址性及可编程性,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分子和纳米材料基元(例如蛋白质、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的程序化可控组装,以获得特定的组装和功能。而动态DNA纳米技术可进一步实现对组装的分子和纳米材料的动态操纵和调控,在等离子传感器、纳米光子设备、催化、结构生物学等领
近年来,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FSO)作为一种以光波为载体,在自由空间中传送信息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FSO具有低成本、高速率、高安全性等优势,在企业和校园内部互联、视频监控网络传输、灾后应急恢复通信、保密通信、光纤备份等应用场景具有竞争力。然而大气信道的湍流衰落效应会造成光信号在强度上产生快速起伏,形成的光闪烁效应会严重影响FSO通信性能。信
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给能源和环境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迫在眉睫。太阳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而氢气是一种富有前景的能源载体,具有高的能量密度(120-142 MJkg-1),燃烧产生水,不会污染环境。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分解水电池可以实现太阳能到氢能的转化,是替代化石能源的理想途径,成为未来解决能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