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绣”作为中国刺绣的一个重要流派,延续数千年,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可缺少的工艺美术实用品,表现出强大、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本课题主要以山东威海地区为研究中心,研究区域范围适当扩展到烟威地区,这是因为烟台、威海属于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在历史上近、现代鲁绣的集中区在烟台,但是当代威海地区的文登市成为鲁绣的发展中心,并且成为中国的工艺家纺名城,鲁绣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创新。鉴于威海地区的刺绣工艺在山东刺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威海地区的刺绣状况和形态特点为基点,来分析探求保护和发展鲁绣工艺的新办法新思路。
本课题主要从“鲁绣”背景、发展过程、工艺特点、织造工艺、现存状况、现代鲁绣的应用以及鲁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理由、可行性、前景等方面研究“鲁绣”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重点当为鲁绣历史发展与传承分析、形态风格的分析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应用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鲁绣”的风格和演变的分析研究,了解鲁绣溯源和历史状态,领悟民间鲁绣的寓意及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探求其艺术规律、文化内涵和发展规律,提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扬光大的思路和对策。
“鲁绣”传承与发展的探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肩示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为绪论,第2-5章是整个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威海地区鲁绣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威海地区鲁绣的形成与演变因素、威海地区鲁绣的工艺艺术特色、威海地区鲁绣工艺的保护与开发,第6章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