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土流失范围广大,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0 多万平方公里,亟需治理面积为200 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艰巨而紧迫。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经历了坡面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两个阶段。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有能力在更大的面积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面积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区域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提供更先进更科学的理论,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环境学、生物学、地理学的综合知识,采用数学、概率论等定量化分析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和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是目前国际环境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领域前沿。 本研究将生态风险引入到水土保持科学中,期望能够为区域水土流失评价、规划和治理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框架,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过程分为研究区界定与背景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力评估、水土流失生态潜在损失度量计算、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四个步骤。 (2)建立了估算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的模型。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可由水土流失危害力、景观重要性、景观易损性等指标来描述。水土流失危害力由降雨、植被、土壤、地形等因素来确定。参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来估计景观重要性。景观易损性由景观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优势物种抗逆性和管理措施等因素来估计。 (3)明确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管理的内涵,将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管理分为管理目标确定、风险控制途径选择、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和管理绩效评判等主要部分,同时提出了水土流失风险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治理决策方法做了初步讨论。 (4)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延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风险区位于延河中游的安塞和宝塔区。以往延河流域重点治理区的布设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延河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的结果基本正确,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框架是可行的。 (5)对延河流域的风险管理做了初步讨论,认为在延河流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首先应对区域进行风险分区,按照风险级别的高低依次治理。 主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政府规划、宣传教育,以及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由于是初次进行区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价的研究,所以在风险评价模型、风险管理和GIS 的结合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70多年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衍变经历了“教师的知识补偿、教师的学历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新时代教师进修学校立足当
本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技术,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同安区耕地土壤有机质、pH、CEC和缓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