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疾病,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近9年收治的164例布病患者完整临床资料进行较为详尽地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甘肃省地区布病的发病特点,总结布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布病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9~2017年收住感染科等内科、儿科、骨科或泌尿外科确诊的布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评价。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从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治疗等方面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②布病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分析;③布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与其年龄、病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1)一般特征:本文共纳入164例布病病例,2009~2016年发病例数呈增加趋势,2017年较前稍下降。布病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流行高峰期集中在3~9月份(122/164,74.39%)。发病患者中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9:1,25~54岁的青壮年为高发年龄(115/164,70.12%)。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152/164,92.68%),甘肃地区以白银市、金昌市、兰州市发病例数最多(78/164,47.56%)。从职业上看,以农牧民、动物皮毛加工人员、兽医及防疫员为主(133/164,81.1%)。(2)流行病学特征:164例布病住院患者中,有明确羊或牛接触史121例(73.78%),12例(7.32%)有原料肉或未消毒的奶制品消费史,4例(2.44%)有布病家族史,27例(16.46%)接触史不详。(3)临床特征:临床分期以急性期最多见,占71.95%,亚急性和慢性期分别占11.59%和16.4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72.56%)、乏力(68.29%)、多汗(54.27%)、畏寒或寒战(45.12%)、肌肉关节疼痛(43.29%)、食欲减退(40.85%)。体征以脾肿大最常见(29.88%),其次为肝肿大(20.12%)。(4)并发症:骨关节受累58例(17.07%),是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呼吸系统受累8例(4.88%),累及泌尿生殖系统7例(4.27%),心血管系统受累2例(1.22%),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1例(0.61%),皮肤受累2例(1.22%),血液系统及胃肠系统受累较常见,其中肝损害30例(18.29%)是最常见的胃肠系统并发症。(5)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布病的诊断依靠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协助诊断布病并发症,一般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常出现贫血46例(28.05%),白细胞减少42例(25.61%),ALT升高66例(40.24%),AST升高65例(39.63%),GGT升高42例(25.61%),LDH升高82例(50.00%),血沉升高100例(60.98%);C反应蛋白增高95例(57.93%)。(6)治疗方案: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至少6周是布病标准基础抗菌治疗方案。多西环素+利福平+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类、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案治疗至少8周以上对合并并发症的布病患者有效。2.164例布病患者中66例(40.24%)出现肝功能异常,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ALT、AST、TBil、DBil及GGT、ALP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60岁以上老年患者出现发热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01)。在13~34年龄段骨关节炎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4)。发热、多汗、乏力症状更频繁地出现在布病病程少于3个月患者中(P=0.000)。肌肉关节疼痛及并发骨关节炎更常见于布病病程大于3个月患者中(P=0.000)。布病不同年龄组及症状持续时间对实验室检查参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甘肃地区近年来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生流行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别、年龄上的差异,且主要与畜牧生产接触有关。基于布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与警惕,拓宽诊断思路,尽可能降低该病的误诊率,并坚持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以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疾病慢性化发展。2.布病患者肝功能异常在临床上较常见,通常是轻度至中度损伤,积极给予抗布病治疗及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均大都可恢复正常,很少发展为慢性或危重性肝损害。3.在老年人或布病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中,发热可能不是诊断布病的主要标准之一。布病骨关节受累多发生于疾病进展至慢性期的青年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