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一种胃癌前疾病。肠上皮化生是癌前病变的关键步骤,所以干预肠上皮化生是减少胃癌发病率的关键。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治疗上主要采取目以根除Hp,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抗氧化剂、叶酸等治疗手段。目前没有明确有效的手段。中医药在治疗、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实践中有着突出的优势。中医各家在治疗本病时有着不同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我们通过前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进行的证候学调查结果,我们采用了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本病,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疗效,探索其机制。本研究观察分析了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肝胃郁热,气虚血瘀患者39例。根据其治疗前后的症状、病理、CDX2、MUC2、Ki-67、Bcl-2、Bax表达水平变化,评价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IM的疗效,尝试分析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丰富本病的理论和临床诊疗基础及依据。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总结撰写中西医综述,总结CAG伴IM的认识及研究进展。第一篇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相关的中医学认识。第二篇总结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通过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前后症状、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观察理气活血解毒法对CAG伴IM的疗效,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观察来源于2014.09-2016.12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肝胃郁热,气虚血瘀患者39名。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予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醋柴胡10g、紫苏梗10g、白花蛇舌草10g、生薏苡仁30g、莪术10g、太子参10g)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组织病理、CDX2、MUC2、Ki-67、Bcl-2、Bax表达水平变化,评价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IM的疗效,尝试分析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痊愈7例,占17.95%,显效5例,占12.82%,有效22例,占56.41%,无效5例,占12.82%,总有效率87.18%。根据疗前疗后症状积分对比,发现胃痛、痞满、反酸症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暖气、食欲减退、乏力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稀溏、口苦咽干、烧心、心烦易怒、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学疗效评价:痊愈9例,占23.08%,显效6例,占15.38%,有效16例,占41.03%,无效8例,占20.51%,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79.49%。疗前疗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腺体萎缩、慢性炎症没有明显差异(P>0.05)。病理积分疗前疗后具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前后 CDX2、MUC2、Ki67、Bcl-2、Bax表达差异治疗前CDX2中度表达比例较高(74.36%)。MUC2中轻、中度表达比例较高(35.90%、46.15%),治疗后CDX2轻、中度表达较高(46.15%、38.46%),MUC2阴性表达较高(43.59%)。治疗前后Ki-67、Bcl-2均为中度表达比例较高。治疗前后Bax均为阴性表达比例较高。在疗前和疗后进行比较,发现CDX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Ki-67、Bcl-2、B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收入病人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多见于中老年人,符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认识。(2)通过症状积分、胃镜及病理诊断,可证明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疗效可靠。(3)理气活血解毒法可能是通过影响CDX2的表达,进而影响MUC2的表达,从而影响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