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是最常见的肺炎类型,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细菌性肺炎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病死率曾一度明显下降。然而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以及有效的疫苗,肺炎的总病死率却没有降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新药的大量引入,使得病原菌感染的种类构成发生的较大的变化,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导致了细菌耐药率增高。因此,监测细菌性肺炎病原菌的来源及定植细菌耐药性对提高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的产生、改善肺炎的临床治疗以及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调查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来源分布,药物敏感及细菌耐药情况,并分析细菌性肺炎耐药菌来源与医院院内感染及抗生素使用后产生耐药菌株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入院不同时间点采集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相关临床标本和流行病学资料。2.应用VITEK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对住院患者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3.采用药敏试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对20多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活性,分析其耐药特点。4.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PCR)对分离得到的主要耐药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检测,分析医院内感染菌株的同源性。5.统计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且采用多重线性回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7月-2014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了567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其中女189例,男378例;共获得痰液794份,血液45份,尿液40份,分泌物24份。共检出致病菌903株,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31.6%(285/903),肺炎克雷伯菌25.3%(229/903),铜绿假单胞菌24.6%(222/903),大肠埃希菌14.3%(129/903),金黄色葡萄球菌4.2%(38/903)。对903株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各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这几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76%、96.63%、96.63%和95.51%;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比较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8.88%和95.51%,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等药物比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100%耐药,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氯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9.65%、97.19%、96.8%和95.43%,对多粘菌素相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达100%,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非常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药率达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9.10%、98.65%和98.65%,对多粘菌素较为敏感。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收集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培养得到的且前后两次痰液培养耐药性不一致的1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14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区分5种不同带型,其中A型6株,B型3株,C型2株,D型2株,E型1株。结论引起新乡地区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且存在细菌耐药和院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消毒制度,严格控制机会感染和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