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现已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少,随着人口红利衰减、国际经济形式低迷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分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1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路一带”等众多新动能的重中之重。如此重大的战略需要合适的理论给予指导和实际经验进行参照,但是目前理论界对于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大多来自于西方经济学,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情况与当年西方明显不同,况且西方世界的国情和我国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照搬照套无益于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培训会上着重强调了供给侧改革不能只谈供给,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理论要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马克思生产理论是关于生产乃至经济发展的最本质的理论,生产力的思想是任何社会改革的标准,但是目前学界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的成果很少,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本文《马克思生产理论与我国供给侧改革研究》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马克思生产思想出发,对供给侧改革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历史经验进行比较,对当代中国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先是理论比较和实际经验比较,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定位和任务解析,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生产相关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比较,供给侧改革的历史经验比较,供给侧改革的指导理论定位,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分析等,并在这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生产系统平衡性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资本循环和劳动力转移,以及国有经济和公共产品等议题。本文的贡献和创新点在于1.首次创新性运用马克思生产有机统一体理论探索供给侧改革的生产系统平衡性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生产端,要测度相关产业彼此之间的关联系数,维持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再平衡。2.首次参考马克思生产和消费同一论提出生产端本身的供给和需求思想,将生产端的供给和需求融合在一起讨论,说明供给侧改革要分析供给的“需求”改革和需求的“供给”改革的不同之处,同时结合TFP公式将供给侧改革的任务进行哲学和经济学明确辨析。3.首次提出在马克思的生产协调性理论指导下,明确供给侧改革要面对货币资本循环的问题,货币资本财富思想不能取代生产力从而脱离生产过程,否则改革举步维艰。4.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做好丰裕产品后时代的公共产品的补充,供给侧改革要和公共产品的规划同时进行等建议,从而为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提供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