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腕舟骨骨折是腕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由于腕舟骨特殊的解剖血供特点以及腕舟骨骨折后的诊疗不当,使腕舟骨骨折不愈合及缺血坏死的发生在临床上很多见。对于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接患者临床均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取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舟骨近端骨折块切除术、舟骨近端切除加周围局限性融合术、近排腕骨切除等,选择哪种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存在争议。本课题选取2009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陈旧性腕舟骨近端骨折骨不连接的患者,均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内固定加有效的长期外固定治疗,对其中18例患者长期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评定,通过对随访结果的分析为临床治疗陈旧性腕舟骨近端骨折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和选择依据。 方法:2009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例陈旧性腕舟骨近端骨折骨不连接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18-40岁,平均27.6岁;右腕部12例,左腕部6例;致伤因素:摔伤10例,车祸伤4例,撞击伤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为2月至24月,平均为6个月。所有患者就诊时腕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握力较健侧下降,腕关节屈伸活动、桡偏及尺偏活动受限。其中2例患者曾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1年骨不连接,4例患者行石膏外固定3-4月复查X线片示骨不连接,8例患者因受伤时行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未予治疗,后因腕关节疼痛就诊,其余4例因腕关节疼痛首次就诊。术前所有患者X线片或CT检查示骨折断端吸收硬化,4例患者骨折近端密度增高。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位,采取“鼻烟窝”入路,于鼻烟窝处沿腕背第一骨纤维鞘管向尺侧,由桡骨茎突近端至鼻烟窝顶1cm作纵行切口,显露桡骨茎突,凿除茎突后,显露舟骨骨折线。探查骨折近端,对于舟骨近端关节面及桡骨远端舟骨窝关节面尚完好者,磨钻磨除近端硬化骨使舟骨骨折断端呈凹面,保留舟状骨近端皮质及关节面完整,于桡骨远端髓腔内刮匙刮取足量松质骨,充分紧密填塞至舟骨远近端空腔内,对伴有驼背畸形的骨折,将凿取的骨片填入骨折线掌侧,修剪后的桡骨茎突及硬化的舟骨回填于刮取松质骨的桡骨远端髓腔空腔。纠正畸形后,C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空心加压螺钉加压固定,对不稳定的骨折可加用1-2枚克氏针辅助固定后,逐层闭合切口。术后短臂石膏托固定两周,切口拆线后改用短臂管型支具或管型石膏固定。 术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应用腕关节正、侧位及舟状骨位片进行判定,腕关节功能评定包括患者主观疼痛、握力与健侧对比、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及工作生活中腕关节的活动情况。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同手术前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均值样本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结果 18例患者术后石膏托固定12-14天拆线,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3、4、6、8、12月复查X线片,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个月。 2手术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复查X线片示骨折骨性愈合后去石膏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个别患者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满意延长石膏外固定时间直至骨折愈合,所有患者腕关节功能锻炼后随访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者15例,其余3例仅用力时感疼痛。伤侧手握力平均为健侧的78.6%。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75°-160°,平均117.2°,腕关节尺偏活动平均28°,桡偏活动平均18°。工作生活中恢复正常16例,轻微受限2例。根据腕关节功能改良Mayo评分评估:优10例,良4例,可4例。 3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测量结果评定 术前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与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后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对于陈旧性腕舟骨近端骨折骨不连接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植骨内固定,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内固定及有效的长期外固定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在手术入路上采取经“鼻烟窝”桡侧纵形切口,创伤小,术中显露骨折断端充分,切取桡骨茎突方便,术中将凿除的桡骨茎突修剪后回植,既充分利用了凿取的桡骨茎突,也减少了桡骨远端髓腔的渗血,利于取骨处的愈合。 3对于陈旧性腕舟骨近端骨折伴坏死、硬化的骨不连接患者,足量充分的植入松质骨、骨折断端严密对合复位内固定加有效长期外固定,不采取带血供的骨移植治疗骨折同样可以获得愈合。 4术后给予有效的长期外固定直至骨折骨性愈合,虽然部分患者固定时间较长,但经过腕关节功能锻炼后,所有患者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日常工作生活无明显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