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是一种少见的病理类型独特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约占NHL的2%~10%。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易感性,其中以亚洲及南美洲最多见,尤其以中国、韩国、日本等地高发,而西欧及北美洲等地少见,发病率较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细胞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的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NK样的T细胞,因此被称之为NK/T细胞淋巴瘤。多数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原发于鼻腔和咽喉部以上部位,仅少数病例原发于鼻腔以外,如胃肠道、肺、皮肤、睾丸等。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表现独特,其肿瘤组织中常常可以见到以血管为中心的多形性淋巴细胞的浸润,细胞大小不一,肿瘤细胞浸润破坏周围的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继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随着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数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中存在EB病毒感染的证据。已有研究证实,EB病毒的感染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外少量研究表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与EBV-DNA拷贝数相关,而国内相关研究罕见。为探讨EB病毒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疗效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a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浆中EBV-DNA拷贝数,比较EBV阴性组和EBV阳性组患者治疗疗效与预后的差异。资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到2014年4月,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共109例。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浆中EBV-DNA拷贝数,根据其治疗前EBV-DNA拷贝数的不同,将其分为EBV阴性组和EBV阳性组,比较EBV阴性组和EBV阳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年无进展生存期,评价EBV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意义。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EBV-DNA拷贝数组间,其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的比较均采用c2检验。EBV-DNA拷贝数与2年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Breslow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1.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率: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为98例,鼻型NK/T淋巴瘤为11例,其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EBV感染率为53.1%(52/98),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EBV感染率为9.1%(1/11)。2.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53例EBV阳性患者晚期(Ⅲ~Ⅳ期)患者30例(56.6%,30/53),56例EBV阴性患者晚期(Ⅲ~Ⅳ期)患者22例(39.3%,2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EBV阳性患者中伴有B症状者共33例(62.3%,33/53),明显高于EBV阴性组患者的21例(37.5%,21/56)(P<0.05)。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与近期疗效的关系: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53例EBV阳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1.5%(22/53)和62.3%(33/53),56例EBV阴性患者分别为60.7%(34/56)和78.6%(44/56),二组的客观缓解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疾病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EB病毒感染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109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能进入2年PFS评价的患者共59例,其中EBV阳性者23例,EBV阴性者36例,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患者的2年PFS分别为13.3个月和33.5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个月和12.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病毒阳性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疾病客观缓解率及2年无进展生存期明显低于EB病毒阴性患者,提示治疗前血浆中EB病毒的检测有望成为评价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及2年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临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