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该区域玉米种植格局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研究对宏观调控粮食布局、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PAM-China模型在5’×5’栅格重建了1980-2010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空间分布,融合SPOT-VGT NDVI数据获取的作物熟制信息,进行春、夏玉米种植分类,分析了2000-2010年间春、夏玉米种植格局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从气候要素、生产投入要素、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社会要素以及国家政策五个方面,多尺度分析了华北地区玉米种植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3.6×106 hm2,增加面积总体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北纬32°~36°,东经113°~117°),变化时段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纬向上,玉米种植核心保持在北纬36°不变;经向上,玉米种植在东经113°~117°间分布最为集中,且基本保持稳定。(2)2000-2010年间,华北地区春玉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比例由17%上升至27%,增加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山东省;夏玉米种植面积占区域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河北省、北京市以及天津市夏玉米种植面积减少。春夏玉米混种区为玉米生产主区,表现为春玉米增加、夏玉米减少态势,可见以春玉米为代表的一熟制正在取代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的二熟制度。(3)空间面板模型结果显示:种植强度和化肥施用量对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45.18%和42.22%。反之,用电量对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抑制性最大,为16.06%。除此之外,华北地区各县玉米种植面积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误差参数λ结果表明本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会受到相邻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负方向的影响。(4)县级尺度春、夏玉米空间动态类型响应机制结果显示:春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主要与当地的气候适宜性、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定位密切相关;夏玉米种植面积的减少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导致耕地面积缩减、从事农业人数减少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