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春、夏玉米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该区域玉米种植格局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研究对宏观调控粮食布局、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PAM-China模型在5’×5’栅格重建了1980-2010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空间分布,融合SPOT-VGT NDVI数据获取的作物熟制信息,进行春、夏玉米种植分类,分析了2000-2010年间春、夏玉米种植格局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从气候要素、生产投入要素、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社会要素以及国家政策五个方面,多尺度分析了华北地区玉米种植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0年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3.6×106 hm2,增加面积总体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北纬32°~36°,东经113°~117°),变化时段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纬向上,玉米种植核心保持在北纬36°不变;经向上,玉米种植在东经113°~117°间分布最为集中,且基本保持稳定。(2)2000-2010年间,华北地区春玉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比例由17%上升至27%,增加区域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山东省;夏玉米种植面积占区域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河北省、北京市以及天津市夏玉米种植面积减少。春夏玉米混种区为玉米生产主区,表现为春玉米增加、夏玉米减少态势,可见以春玉米为代表的一熟制正在取代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的二熟制度。(3)空间面板模型结果显示:种植强度和化肥施用量对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45.18%和42.22%。反之,用电量对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抑制性最大,为16.06%。除此之外,华北地区各县玉米种植面积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误差参数λ结果表明本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会受到相邻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负方向的影响。(4)县级尺度春、夏玉米空间动态类型响应机制结果显示:春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主要与当地的气候适宜性、地理区位、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定位密切相关;夏玉米种植面积的减少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导致耕地面积缩减、从事农业人数减少等因素有关。
其他文献
做题与说题是每个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把做题看成是教师应有的一种自觉的内化修炼,那么说题就称得上是一种外显的教学提炼.说题,概括地讲就是教师在深入做题、精心备题的基础上
政贵有恒,治贵有常。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打好“学、做、改、融、建”的组合拳,突出在思想教育、落实基本制度、解决主要问题上下功
报纸
随着我国城市和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区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是城乡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土地利用方面进行合理性变革。因此,科
<正>日渐火热的海外代购,虽有光鲜华丽的氛围,但也难以掩盖其游走于利与罚边缘背后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时隔一年,离职空姐代购案于10月10日在北京市二中院开庭重审,逃税金额从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重,侵入性置管操作较多,而且昏迷患者多,无家属陪护,所以导管的意外拔除情况较普通病房出现多。意外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
以往学者对《太平经》中"贤柔、贤渘、大渘、大渘师"的解释值得商榷。柔、渘并非指有道术的人,而大渘亦非指有高深知识及方术的道教徒众。由于受到《周易》及汉代阴阳五行思
在人口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所导致的粮食刚性需求增长与我国人均资源趋紧的矛盾下,中国粮食供需未来仍将处于依赖进口的紧平衡状态。然而,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一
<正>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美贸易战摩擦升级对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明显加大,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复杂;与此同时,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进行经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信用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离开了信用,无论是以货易货的实物交易还是数据传导的现代金融都无法低风险运行,过高的交易费用势必会带来
<正> “百叶龙,由男女农民20多人扮成的荷花、祥云、蝴蝶,随着悠扬的歌声在静谧的荷花池内翩翩起舞,刹那间,江南丝竹嘎然而止,灯光转暗,即刻狂风大作,惊雷阵阵,一条十多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