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生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唯一方法。锯齿状结构(serrated glandular structure,SGS)是以腺体的结构形态呈“锯齿状”为线索而归类的相关病变,组织学表现为腺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呈锯齿状向腺腔内突起。锯齿状病变是近二十年来在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研究中逐渐被认识的一系列相关病变,约有10%~15%的孤立性结直肠癌来源于锯齿状病变,目前认为该病变的发生、发展呈一个连续的谱系,有明显的异质性并具有特殊的分子学改变,其生物学特点和普通的腺瘤并不相同,呈现出一条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所谓锯齿状成癌通道(serrated neoplasia pathway)。近年来陆续也有一些胃粘膜病变内出现锯齿状结构的报道,但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观察和研究。目的:观察各种胃粘膜病变中SGS的特点及MUC2、MUC5AC、Bmi-1、c-Myc、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粘膜SGS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1.1组织学观察对象: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996年10月-2010年6月间胃镜下表现为局部隆起性病变的活检标本进行观察,显微镜下筛选出含SGS的病例,观察其形态特点及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分布情况。1.2免疫组化观察对象:筛选含SGS的胃粘膜炎症25例、含SGS的增生性息肉53例、含SGS的胃癌周围非癌性粘膜(以下简称癌旁粘膜)31例;同时收集正常胃粘膜(皆为因十二指肠溃疡或外伤引起的胃切除)15例、胃癌标本14例(均取自上述31例癌旁粘膜含SGS的胃癌标本)做对照。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两步法,研究MUC2、MUC5AC、Bmi-1、c-Myc、MDM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具体操作步骤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苏木素复染,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本研究在判定含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的免疫组化结果时,观察对象仅为具有锯齿状结构特征的腺体。3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对计数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及相关分析。检验标准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SGS在各种胃粘膜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及意义SGS在胃粘膜炎症中检出率为17.07%(105/615),在增生性息肉检出率为62.30%(119/191),在癌旁粘膜检出率为39.46%136(58/147);统计结果显示SGS在增生性息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胃粘膜炎症和癌旁粘膜(P<0.05)。2各组胃粘膜病变中SGS的MUC2、MUC5AC表达情况2.1 MUC2的表达MUC2在正常胃粘膜无表达,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和胃癌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各组胃粘膜病变中SGS和胃癌的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粘膜炎症44%(11/25)、增生性息肉30.18%(16/53)、癌旁粘膜54.83%(17/31)、胃癌78.57%(11/14)。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胃粘膜病变中SGS的MUC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MUC2在胃粘膜炎症中的SGS和增生性息肉中的SGS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胃癌(P<0.05);癌旁粘膜中的SGS阳性表达率与胃癌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2 MUC5AC在各组中表达情况MUC5AC在人正常胃粘膜中的浅表1/3范围内广泛分布,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和胃癌出现不同程度表达下调。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SGS和胃癌的MUC5A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粘膜炎症96%(24/25)、增生性息肉96.22%(51/53)、癌旁粘膜70.96%(21/31)、胃癌35.71%(5/14)。统计结果显示,MUC5AC在胃粘膜炎症和增生性息肉内SGS的表达与正常胃粘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旁粘膜中的SGS以及胃癌组织中MUC5AC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粘膜炎症中、增生性息肉中以及癌旁粘膜中SGS的MUC5AC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胃癌,且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2.3 MUC2和MUC5AC在各组中表达的相关分析在胃粘膜炎症中的SGS,MUC2和MUC5AC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在增生性息肉中的SGS、癌旁粘膜中的SGS和胃癌中,两者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3 Bmi-1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Bmi-1在正常胃粘膜有少量表达6.67%(1/15),在各组胃粘膜病变内SGS和胃癌中阳性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和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胃粘膜炎症24.00%(6/25)、增生性息肉28.30.%(15/53)、癌旁粘膜45.16%(14/31)、胃癌57.14%(8/14)。统计结果显示,Bmi-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比正常胃粘膜显著升高(P<0.05)。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相比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c-Myc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c-Myc在正常胃粘膜的阳性表达为13.33%(2/15)。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和胃癌的阳性表达比正常胃粘膜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胃粘膜炎症12.00%(3/25)、增生性息肉13.20%(7/53)、癌旁粘膜29.30(9/31)%、胃癌57.14%(8/14)。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与正常胃粘膜相比,c-Myc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 MDM2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MDM2蛋白在正常胃粘膜阳性表达为20.00%(3/15),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胃粘膜炎症32.00%(8/25)、增生性息肉24.53%(13/53)、癌旁粘膜54.84%(17/31)、胃癌85.71%(12/14)。统计结果显示,胃粘膜炎症中的SGS、增生性息肉中的SGS与正常胃粘膜的MDM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癌旁粘膜中的SGS、胃癌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胃粘膜炎症和增生性息肉中的SGS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胃癌(P<0.05),而癌旁粘膜中的SGS则与胃癌的阳性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Bmi-1和c-Myc在各组中表达的相关分析统计学显示,Bmi-1和c-Myc的表达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7 Bmi-1和MDM2在各组中表达的相关分析Bmi-1和MDM2在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在胃癌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各组胃粘膜病变中SGS均可观察到MUC2基因的上调表达和MUC5AC基因的下调表达,并且HP和癌旁粘膜中SGS与胃癌组织中的上述两基因表达均呈负相关。提示胃粘膜病变中SGS有类似于胃癌的异常粘蛋白表达。2原癌基因Bmi-1在各种胃粘膜病变SGS中的阳性表达均上调,并与胃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部分胃粘膜SGS的形成可能与Bmi-1上调表达有关。3原癌基因MDM2在胃粘膜炎症和增生性息肉中的SGS的表达与正常胃粘膜无显著性差异,而MDM2的表达在癌旁粘膜的SGS比正常胃粘膜显著升高;提示癌旁粘膜SGS的形成可能与MDM2的过表达有关。4各组胃粘膜病变中的SGS中存在Bmi-1对MDM2的正性调节。5原癌基因c-Myc和胃粘膜SGS的形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