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投资结构是影响公共投资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公共投资结构能够有效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中部地区正处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公共投资的效果,削弱了公共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的优化,有效发挥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对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以河南省为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明确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方向,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具体政策建议。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基础理论等。第二部分主要以河南省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上对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在纵向上,分析了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投资结构的演进过程。在横向上,对河南省与江苏省、青海省进行对比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文章认为,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偏高,教育、科技投资比重偏低是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的优化应遵循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公共需要、讲究实效、动态优化等原则,而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调整和优化受政府职能、经济发展阶段和公共投资总量等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进行规范分析,通过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分析,明确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方向。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逐步加大教育投资、科技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适当降低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第五部分是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中部地区公共投资结构优化思路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