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缸内颗粒碰撞与凝并过程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fei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排气颗粒是造成大气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第五阶段的汽车排放标准,不仅对颗粒物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对排放的颗粒物数量也提出了严格的限制。柴油机的颗粒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经过颗粒的成核化学过程和碰撞与凝并等物理过程,形成由碳烟和可溶有机组分(SOF)组成的柴油机颗粒。颗粒成核后,在缸内高温高压环境中,颗粒间的碰撞与凝并对颗粒的尺寸分布和状态特征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柴油机缸内的颗粒运动为研究对象,对颗粒的碰撞与凝并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颗粒的碰撞与凝并的影响因素,提出碰撞与凝并的条件与评价指标。建立碰撞与凝并过程模型,探讨颗粒粒径、初始相对速度等参数对碰撞效率、碰撞频率、凝并时间等评价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基于相似理论,采用可视化方法,搭建柴油机颗粒碰撞再现装置,再现了186F柴油机颗粒的碰撞现象,对不同活塞位置的颗粒碰撞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颗粒碰撞的行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模拟颗粒的碰撞特征为“靠近—接触—分离或凝并”;在颗粒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活塞下行,颗粒数密度减小,颗粒碰撞的概率降低。搭建柴油机台架,采用颗粒分级采样装置,采集了186F柴油机标定工况的排气颗粒,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拍摄颗粒群的平面和空间形貌,分析颗粒凝并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凝并的颗粒中,随着单个颗粒尺寸的增加、颗粒数量增多,颗粒群的尺寸提高。开展了柴油机颗粒碰撞条件与碰撞过程变化规律的研究。基于粒径正态分布规律,研究了柴油机颗粒碰撞效率。基于柴油机颗粒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柴油机颗粒碰撞运动微分方程,探讨了等粒径和非等粒径颗粒的碰撞过程,分析了颗粒初始相对速度、碰撞入射角、粒径差对碰撞压缩距离、碰撞频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机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nm,标准差为3nm时,柴油机颗粒的碰撞效率较低,约为10%。随着颗粒碰撞入射角的增加,最大压缩距离增大;碰撞的最大压缩距离随着初始相对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颗粒的粒径差越大,颗粒的最大压缩距离越宽,碰撞颗粒的形变越明显;随着碰撞颗粒的粒径差增加,颗粒的碰撞频率明显增大。根据颗粒凝并物理过程的特点,建立柴油机颗粒凝并速率模型,对凝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颗粒粒径、恢复系数、凝并特征时间等对凝并效率、凝并临界速度、凝并时间和颗粒剩余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恢复系数为0.026时,凝并效率约为50.1%,能够实现较高效的凝并。凝并特征时间相同时,颗粒粒径越大,凝并时间越长;当颗粒粒径范围为5nm~12.6nm时,凝并时间对凝并特征时间的变化较敏感;不同凝并特征时间下,随着颗粒在缸内驻留时间的增加,剩余表面积以先急后缓的趋势逐渐减小。颗粒的碰撞与凝并过程对颗粒的尺度、形貌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提高颗粒间的粒径差能提高发生碰撞的颗粒数量;提高颗粒碰撞入射角、相对速度、颗粒间粒径差能促进碰撞颗粒的凝并,降低颗粒数量;减小颗粒的粒径能够降低颗粒凝并的时间。
其他文献
QCM传感器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将样品的质量信号转化为频率信号,具有灵敏度高、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环境检测等领域。QCM生物传感器涉及生物
该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与软件研制,在用组态方法构建快速、高效、适合于为提供机组运行参数基准值所需的变工况计算方法和软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了一些有益
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是医院中消耗量最大的易耗品之一,国内大部分厂家在进行输液针手瓣装配时,均采用手工装配。手工装配效率低,并难以达到高标准的卫生要求。 本课题利用图象技
该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Boltzmann方法发展现状和格子Boltzmann模型(第二章和第三章);格子Boltzmann边界条件的分析,该章包括边界条件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部分(第四章),从理
当应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比值时,若干扰成分的谱峰与被分析元素的同位素谱峰发生重叠,会严重影响目标元素的测量。目前最常用的消除质谱干扰的
煤层气是一种低环境污染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少量重烃气体和一些非烃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含硫化物和碳黑,煤层气燃烧时不产生烟尘和硫化物气体。 由于煤层气中含有
该文从基于辐射能图像的大型燃煤锅炉温度场重建中的逆问题角度出发,对炉膛温度场的重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该文通过使用由辐射能图像变换出来的温度图像代替辐
该文作者自行研制了一个小尺寸轰燃实验台,通过改变火源种类、大小和开口形状,根据测得的烟气层平均温度和底板所接受的热流密度,保证了轰燃的重现性.在这个基础之上,比较了
microRNA(miRNA)在细胞内普遍表达,这种非编码RNA能够实现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组织器官发育以及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miRNA的保守性、特异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