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作业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方式。不过,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作业的功能仅仅只是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这也是造成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调、题型死板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某些教师采取题海战术,加大作业题量和难度,不考虑学生实际完成质量,这只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巨大的作业压力,逐渐形成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思维,束缚了学生思维,影响自由发展,也违背了当今教育方针。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即对于旧课程、传统教学所做的改革是急需发展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需要明确布置数学作业的目的,努力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数学作业,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能够引导他们主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信心、提升数学能力的目的。本文以数学学科为研究对象,针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对高中生和高中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并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作业量偏大、作业设计没有层次性、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作业态度不够端正、作业评价过于单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进行了全面研究,就数学作业的功能和设计、分层作业的设制、作业类型的创新与突破、作业的批改与评价提出了新的看法。倡导教师在新型数学作业观下,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生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维方式探索如何科学有效的布置作业,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按需给他们布置特定的作业,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同时让作业的批改形式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减轻自己负担的同时增加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这种新型作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思维和潜能的天空。